云茯苓担心中暑,干脆叫住吴老大几个,打算回营地休息,等下午太阳没这么晒了,他们再出来。

吴老大几人自然没意见。

一行人背着竹筐,手上拎着兔子,开始往回走。

谁知刚回到营地,便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

听声音,像是陈老太那一家子。

张三木立刻放下背篓,和云茯苓道:“云娘子,我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他说的一本正经,可是眼睛里却是掩藏不住的兴奋和好奇,分明是想去看热闹。

这样的神情云茯苓可是太熟悉了,毕竟谁还不是个吃瓜人呢?

云茯苓面色淡然道:“一起过去看看吧,陈家的孙女还病着呢,我正好再给她把个脉。”

心里则是想着这陈家的人不知道又闹什么幺蛾子。

她穿过来这两天,就数陈家的人上蹿下跳闹得最欢腾。

远远的,便见陈家营地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许多人。

云茯苓几人过去,听到围观人群的议论声,没一会儿便弄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早上陈小宝吵着要吃肉,陈老太为了哄他,单独又给他熬了白米粥。

白米粥熬好的时候,正好陈大丫醒了过来。

陈大嫂见女儿病得小脸苍白,人也恹恹的没有精神,便让陈老大去找陈老太要一碗白米粥给女儿吃。

哪怕没有米粥,给半碗米汤也好。

陈大嫂是知道的,陈二嫂熬的米粥不可能正正好只熬一碗给陈小宝吃,总会多个一碗半碗的。

谁知陈老大刚开口,就被陈老太骂了一通。

骂的也都是往日里惯常会骂的那些话,诸如一个赔钱货也配吃米粥,她一个赔钱货还和弟弟争一口吃的,你个没用的连媳妇都管不住只会听她的之类的话。

这样的话,陈大嫂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往日里她都是默默忍了,谁让她是做儿媳妇的呢,天然就被婆婆压一头。

可是今日,想到女儿发高烧,可是婆婆却连一文钱的药钱都不肯出。

而女儿之所以会惊悸高热,是因为陈小宝抢了女儿摘的青枣,自己不小心被青枣卡住,自作自受,可是全家人却把事情都怪到女儿的头上。

陈老太这个当奶奶的,竟然逼着陈老大这个亲爹打自己的闺女,就为了给她的宝贝孙子出气。

而陈老大竟然还真的动手了。

天下间竟然有这样愚孝的儿子,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

如今就连陈小宝吃剩下的米汤,陈老太都不肯分给大丫一点。

陈大嫂的火,一下子就压不住了,当即就和陈老太争论起来。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变态,就在沉默中爆发,陈大嫂就是后者。

陈老太哪能被儿媳妇拿捏住,立刻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开始唱念做打,哭骂陈老大一家子不孝。

陈老大见状,立刻就屈服了,跪下来认错。

可是陈大嫂却是受够了,直接要求分家。

陈老太一直都是把儿子儿媳妇捏在手心里,享受着被他们伺候顺从的老太君日子,当然不可能把老大一家子分出去。

谁知这回陈大嫂竟好似铁了心一般,不管陈家人是骂是劝,都坚称要分家。

云茯苓几人回来的时候,事情刚刚闹到周村长那里。

周村长正给陈家人调解呢。

周村长也觉得头大,这陈家的人一天天的怎么就这么能闹腾呢?

周村长苦口婆心,说的嘴巴都干了。

陈大嫂哭诉:“我们母女俩每日从早干到晚,别管是家里的还是地里的活计,我们什么时候偷过懒?”

陈大嫂母女俩的勤快,村民们都是认可的。

“我们勤勤恳恳给家里干活,手里从不过钱,那吃住看病自然都得是家里管。”

“可是大丫生病了,婆婆却不肯给她看大夫,竟要她小小年纪自己生生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