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世史学家虽然对大明的灭亡感到可惜,因为这的确是一个有可能崛起的时代,可同样的,史学家也认为,朱明不亡,是无天理,因为朝廷的确已经烂到根子上头去了,就像是《苏三起解》那一句著名的唱词一般[洪洞县中无好人]。
既然如此,还是搬掉那个尸位素餐的群体,换一批人上位罢!这时候是万历朝,好歹根子还没烂,只是要下猛药,既然是猛药,会出现什么样子的情况,董其昌心知肚明,乖官也心知肚明。
董其昌心中说不出来的味道,看了看身边的乖官,心说这个难度比改朝换代或许还难些,凤璋虽然天资绝伦,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过,若是都缩手缩脚,再过几十年,怕朝廷就真是没救了。
想到这儿,他就长吐了一口气,脸色坚毅起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却是不能松懈了,明年恩科,就拼命往上爬罢!有德妃娘娘的根脚,五到十年进内阁,再花十年变革,或许就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