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3 / 4)

话说,就好像是隔壁的大哥哥,便是那种感觉了,故此李成梁九子中,李如柏独得李家世袭铁岭卫指挥使的位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乖官张嘴想说话,可刚一开口,一股子冷风夹杂着雪粉就从口鼻中进去,冷得他顿时打了一个激灵,旁边雪橇上宋小乐一瞧,乐得偷笑,在辽东,讲话要避风,这是常识,你若迎风而走,说话的时候要扭头或者以手遮面,可乖官不懂,顿时吃了苦头。

李如柏瞧了,只好苦笑,“凤璋,你不要说话,快到了,快到了。”乖官闻言就往包伊曼怀中缩了缩,把脸往狐裘里头一埋,再不肯抬头。

一行数百人在风雪中又走了几个时辰,迎面突然有十数匹快马疾驰而来,为首一个少年,大约十五六岁模样,头上戴着狐皮帽子,身上泡钉夹袄,腰间腰带束得紧紧的,把腰杀的极细,身上背一口斩马刀,寒风中犹自挺直了脊梁,看起来便极为彪悍。

“二哥。”那少年一路大喊,胯下的枣红马一忽儿便泼剌剌到了近前,双手一带缰绳,便在李如柏的雪橇旁停了下来,枣红马一阵嘶鸣,摇着硕大的脑袋打着响鼻,鼻腔中喷出白雾如剑,看着便雄健得紧。

“如楠,说了你多少次了,还这么不爱惜马力。”李如柏忍不住就冲着弟弟李如楠瞪眼,少年李如楠嘿嘿一笑,弯腰拍了拍胯下枣红马的马头,满不在乎道:“没事儿,回去我给它擦擦身子就成,咱们关外的男儿和骏马都……”

“好好好,知道你好样儿的。”李如柏对这个弟弟真是无奈得紧,不过李如楠是九兄弟中的老幺,他平素也不大肯太呵斥弟弟。缩在包伊曼怀中的乖官看着,心说这显然是个正在叛逆期的少年嘛!整天要在别人跟前显示自己长大了。

正说话间,后面又一匹快马到了跟前,马上一个年轻人一带缰绳,冲李如柏喊道:“二哥。”

“五哥,咱们说好的,谁先接着二哥便把房里头大丫环输给对方。”李如楠龇着雪白的牙齿笑,李如梅没好气道:“好好好,老九你厉害,输给你了,回头我就让相柳儿到你房里头去。”

李如柏有些尴尬,转头对乖官道:“凤璋,这是我五弟李如梅和九弟李如楠。”他就把二人介绍给乖官,然后转头让两个弟弟调转马头,一切回去再说,李如梅和李如楠有些诧异,那埋着脸的家伙是什么人?

两人虽然好奇,不过二哥开口了,两人倒是听话,带着手下人一起,一众人就往广宁城而去,乖官缩着脖子,冷眼旁观之下,又对李成梁高看了几分,治家如治军,把儿子们调教的军令如山,这个倒真不容易。

又行了大约一个时辰,一众人终于进了广宁城,这广宁城也叫广宁卫,是九边重镇之一,不过在宁远伯李成梁多年经营之下,广宁城已经是辽东数一数二的大城,众人进了城后,城内军营和民居融成一片,不分彼此,而整个城池的北边,则就是宁远伯的府邸,连绵画栋,屋脊相连,正如时人说的那般,李府如城郭。

城池正中间的大道极阔,可容十六匹马并行,道上有一石牌坊,是万历八年的时候朝廷为李成梁建的,上书[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过了石牌坊不远,便是李家了,作为辽东总兵官,李成梁把府邸门口修建的跟军营演武场差不多,足以阅兵。

甫一进城的时候,李如柏便给乖官换了暖轿,他们李家子弟不许坐暖轿,可没道理让乖官也不做,对李家来说,乖官那是不择不扣的贵宾,李如梅和李如楠看见自家二哥请的客人居然是个唇红齿白的少年,忍不住吃惊,不过李家治家如治军,这时候却是不好开口。

暖轿在李府停下后,菅谷梨沙和奥真奈美跑过来给自家殿下掀开暖轿的帘子,乖官这会子缓了暖和气来,出了轿子,一吸空气中的凉气,顿时便感觉两道清涕流了出来,李如柏瞧了,真是挠头,凤璋本事虽大,年纪的确小了些,这一路风霜便吃不消。

乖官接过贝荷瑞递来的手帕擦了擦鼻涕,然后就抱歉对李如柏道:“如柏哥哥,叫你见笑了。”转头又看看后面的几顶暖轿,这次随他到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