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3)

册,看父母同那小女孩到各处去旅游的合影。

庐山、趵突泉、西湖……一张一张看过来,都是一些秦舒小时候想去,却没有去成的地方,她那时候功课很重,父母觉得去这些地方浪费时间,从不带她去的。

秦舒看了,知道他们不过是在补偿遗憾罢了,默默握住父母的手,笑笑:“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秦舒一沾枕头便睡了过去,耳边总是萦绕着婴儿的哭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又隐隐约约听见陆赜的声音:“秦舒,你看这牡丹花开得极好了,你不醒过来瞧瞧吗?”

牡丹花?是渺云间那片牡丹花吗?陆赜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名贵牡丹,移栽了一大片,想来应季盛开时,必定极雍容。

秦舒想,即便是现代也不常见,这倒是可惜的地方,又似乎听见陆赜在耳边喃喃低语:“你要是累了,就再多睡一会儿。睡多久都不要紧,只是记得千万要醒过来。大通票号同日昌隆联合发行的银票,已经开始流通了,今年已经是第二版了。”

不知怎么的,手上似乎叫递过来一张硬纸:“刚刚印刷出来的,你摸一摸。”

那触感实在太过真实,以至于想叫秦舒努力睁开眼睛,只可惜却是徒劳,她什么都做不了,只鼻间萦绕着一股浓浓的酒气。

她半夜惊醒,打开灯,仿佛还能闻见陆赜身上的酒气一般,那味道不知道从哪里来,经久不散。

第107章 官也丢来,命也丢

炎炎夏日外头的鸣蝉喧闹,窗户大开着,玲珑悄声进去便见贺九笙正提笔写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写完便一阵咳嗽,鲜血吐在宣纸上落下点点梅花。

贺九笙叹了口气搁下笔问:“什么事?”

玲珑禀道:“大人长宁侯霍成英求见。”又低头加了一句:“温陵先生不肯去海外,已经在江船上自尽了!”

贺九笙早有预料闻言只不过微微点头:“请长宁侯进来。”

霍成英进来的时候,贺九笙已经已经换上了官袍,笑着微微摆手:“痹症发作不能久站,长宁侯失礼了。”

霍成英看着她一如十六岁肆意洒脱不拘俗礼更加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份书信递过去:“温陵先生的绝笔他说他活到七十岁已经活够了,想做的事情都做了,想说的话都说了不必再连累亲友上下打点周旋了。”

贺九笙接过来,细细瞧了一通,道:“有些人就是这样,宁折不弯,论起这点来,我远不如先生也。”

霍成英自请下江南来羁捕温陵先生,为的不过是问贺九笙一句话,临到关头,却也胆怯起来:“我想知道为什么?”

贺九笙问:“什么为什么?”

霍成英站起来:“当初太后给你我赐婚,你为什么要拒绝?”

贺九笙这才抬头,打量他,长安年少羽林郎,骑射翩翩侍武皇,她忽然想起十六岁的灞桥春柳下,俊美骁勇的长宁侯世子打马而来,朝气蓬勃的脸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叫人不敢直视,她微微叹息:“我以为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无需多言。”

霍成英笑笑:“什么心照不宣?我不知道什么心照不宣?”

贺九笙抬头:“我从前说过了,世子很好,但是并非我的选择。”

霍成英问:“他真的就那么好,叫你青眼有加,连太后的指婚都要违逆?”

贺九笙道:“他样样都不如世子,但是有一样世子对我来说,远不如他。”

“哪一样?”

贺九笙开口:“他是军户出身,无意仕途,根基浅薄,而世子是侯府贵胄。女子贺九笙尽可以择良配,但是翰林院编撰贺九笙如果嫁给侯府贵胄,那么她以后就只能呆在京城给陛下写青词了。贺九笙寒窗苦读数十载,可不是为了做一介词臣的,世子!”

她口称世子,仿佛面前应对之人还是从前之人。

霍成英不解:“荣华富贵,官位名爵对你来说就这么重要?难道长宁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