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间有了一个欲望:希望秋收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来。
都来替我收割水稻。
我就用村里流水席上的大锅,像过去地主对待长工们那样,给他们烧板栗排骨,等他们吃饱了,就去田里给我割水稻。
我记得过去的长工只能在割水稻之前吃几顿肉。
我还要建一个很大的观景台,在开始劳作之前,所有人在观景台上席地而坐,欢享盛宴。我要让他们品尝我这里的各式野味,畅饮我们自己酿的酒,欣赏这里美好的风景。
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但刚才胖子的话,让我忽然生出一种情绪:我希望有尽可能多的人,来这里参加这场聚会。
这种情绪不知道从何而起,或许是因为我的邀请,可以把他们从各自的危险境地中拉出来,暂时在我这里获得一些安全的时光。
我撕掉了原本画着一个小观景台的草稿,重新开始画一个更大一些的因为我忽然意识到,我认识的人也不是很多嘛,不用大得夸张,但起码要比我之前想的那个仅供三个人勉强坐着洗脚的台子大。
邀请谁呢?
我的手在纸上画着,脑子却开始神游天外,想着邀请函该怎么发。
这个人,可以帮忙做饭。
这个人,是壮劳力,可以去村口杀猪。
这个人,熬猪油去。
这个人,负责开车接人,所以他得早点来。
这个人……这个人只能去割稻子,因为刀快。
这个人,备菜可以,很细心。
还得有人活跃气氛,只有我一个人可不行,像胖子这样的人得多一点,否则气氛会显得压抑。
哎呀,脑子里已经出现画面了,一定要成真啊。
第170章 雨村笔记 田园篇(61)
由于水稻种得晚,等它们成熟时,天气应该很凉了,得在观景台放一些取暖的小炉子,这样大家在吃饭喝酒的时候,可以穿得少一点。
观景台的屋顶要只建一半,也就是说,一半露天,一半有屋顶。得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茅草做顶,还要加工得非常结实。
天气好的话就露天而坐,一直吃到太阳下山、寒气上来,再到有屋顶的地方,垂下保暖的草帘子,把里面的炉子生起来取暖,此时估计大家也就开始喝酒作诗、打牌吹牛、互骂傻逼了。
不过这个季节的天气非常晴朗,阳光肯定不会太差。
那么菜单呢?我们研发出来的很多菜已经过季了,得再找一些好吃的当季菜品,这个事情估计得交给胖子去搞。
主要的菜品最好还是用从田里收获的东西来做,这样会更有参与感。比如说,年糕肯定得有,这算是主食,我买的稻苗里混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稻子,有江米也有糯米,可以做不同口味的年糕。
还有果酱,我从山里移植出来的浆果树已经开始结果了,很快就会成熟,我们可以留一些新鲜的果子吃,剩下的则用来做果酱。
野果做成的果酱非常美味,如果用烤年糕沾着一起吃的话,味道会变得十分神奇,但是做果酱需要一定的能力。
我开始搞农业之后,看了不少文章,总算知道了防腐这件事的重要性:所有防止食物腐烂的技术,在古代都是关键的军事技术。
田里的野味,可以在吃饭的前一天去找找,如果现在就采摘回来的话,是保存不到那个时候的。
哦,对了,还有蘑菇。到了那个时节,闷油瓶还是能从山里搞七八种蘑菇回来的,关键是他还知道怎么处理毒蘑菇,很多吃法都是正常人类想不到的。
不过还是不要让客人吃毒蘑菇了。
蟹酱还有不少,到时候应该也能酿出一些不太醇的酒,不过没关系,在冬天喝甜酒也挺好的。
我想了想,发现不够,菜还是不够。他们都是大忙人,远道而来,总不至于就获得这么点儿体验,而且他们几个都太能吃了,肯定得叫外卖。
这可不行,我都能想到解雨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