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1 / 2)

王凌用不经意的口气道:“不用,只需下诏、让秦仲明酌情部署西线军务。仲明有假黄钺的名义,他若决心要对蜀国开战,便没有什么问题了。”

公渊神情异样道:“这……”

王凌竟向令君看了一眼,接着对公渊说道:“王家本来也应该支持仲明的方略。前年仲明提出、拔掉东关吴军城寨的主张,只不过因为后来诸公议定了声东击西之计,汝二弟公翼又在扬州,才没让仲明去东线;如今仲明在关中,姜维既然挑衅,我们为何要阻止仲明的主张?”

“阿父说的是道理阿。”公渊微微叹了口气。

王金虎的声音道:“仲明知兵善战,会不会真的忽然攻下汉中?”

王凌道:“恐怕不容易,郭伯济在西线也吃了大亏,那姜维不是庸将。不过让仲明带兵出击,并不是坏事。我们折损了雍凉都督,只要能够打回去,至少不失气势!”

令君听到这里,忽然有些担忧。祖父虽然在江陵城没打赢朱然,但毕竟是带了一辈子兵的老将,对兵事的见解、不可能毫无道理。

王凌的声音继续道:“当然我们最希望的结果,还是能攻下汉中。到那时,朝廷气象必可重振,那些在背后骂我们、说难听话的人,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公渊又开口道:“羊叔子今天谈的是仲明的方略,处道(王沈)也在场。正好处道与羊叔子交情不错,便让处道去西线、做仲明的参军罢。到时我们了解西线的情况,也能更加详尽。”

这时王凌看了一眼门外,起身道:“可以这么办。”

大伙见状,跟着从筵席上起身,向王凌揖拜。

令君与阿父一起出门。等叔父们走远了,她才故意带着笑容问道:“阿父不希望仲明打赢蜀军?”

王广转头道:“谁说的?”

令君勉强地笑了笑。

王广皱眉道:“汝一个妇人,不要管这些事。早先便应该与汝后母一起走。”

令君没回应阿父的话,犹自轻声道:“祖父倒是想开了,都是自家人,仲明若能大战获胜,振奋气象、稳固形势,对王家也是好事阿。”

王广只好继续道:“唯愿仲明别在汉中吃大亏。”他沉吟片刻又道,“应该不至于。”

令君忙道:“仲明是常胜将军,姜维有那么厉害吗?”

王广捋了一下大胡子,转头道:“战场很复杂,不能只看带兵之人谁更厉害。汉中那地方,一条石孔通天狱,姜维在那里设重兵以待,能把人马带回来、便算名将了。”

令君“唉”了一声,说不出话来。王广也沿着廊芜默默地往前走。

...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关切之情

羊祜送过了奏书和书信,接着前往少府见马钧谈事,然后才回到家、去看望阿母。

他在家里呆不了多久,等马钧准备好行程、羊祜便要与马钧一道去荆州了。

在出发之前,羊祜还要与王沈见几次面,最好能让好友王沈在家书里引荐一下自己。因为羊祜与马钧要去荆州办事,而荆豫都督王昶是王沈的叔父,从小把王沈养大、跟父亲差不多。

看望阿母的时候,姐姐羊徽瑜也在在场,羊徽瑜问了不少关中的事。羊祜之前在关中屯田,但他在交谈时,倒感觉姐姐对秦仲明的事、似乎更加关心。

然而这也不稀奇。羊家姐弟俩,一个是夏侯霸的女婿、一个是司马师的妻子,现在夏侯霸与司马师全都在蜀汉;此时朝廷掌權的几家,也只有秦仲明在诚心拉拢羊家。

不仅羊徽瑜,叔母辛宪英平常也是比较关注秦仲明的。

羊祜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哥哥羊发在淮北,只剩下叔父羊耽在洛阳;叔父家就在附近,于是羊祜随后又赶去拜见叔父。羊徽瑜也跟着过来了。

闲谈了一会,叔母辛宪英便听说了汉中的事,果然露出十分惊讶的神情。

羊祜见状便道:“诸事准备不足,我尽到了劝诫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