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1 / 2)

大将军府邸阁厅堂很宽敞,里面的木台上有间里屋。虽然内外是贯通的,不过里屋中挂着帷幔,看起来仿佛是一间单独的屋子。

只见随从宦官们几乎都在外间,皇帝曹芳设座的地方在里面,身边只站着一个宦官。王广便走上木台,拜见皇帝曹芳。

曹芳跪坐在上位的木案后面、便是以前王凌经常坐的地方,他做了个手势道:“公渊入座罢。”

王广道了一声“谢陛下赐座”,走到木案侧下方,轻轻拂了一下生麻衣袖,跪坐了下去,他目光下垂、并不与皇帝对视。

曹芳道:“汝父为大魏朝廷镇守边疆多年,忠心耿耿,居功甚伟。辅佐朝政的几个大臣之中,我最敬重的人还是大将军,卿应知我心意。”

王广琢磨皇帝的意思。秦仲明在朝堂上遭遇过莿杀、皇帝也有嫌疑;而令狐愚一向都不喜欢曹芳,不止一次提出过废帝,曹芳也可能有所耳闻。此时曹芳的言下之意,是指他唯独与王家没什么私怨?

王广沉住气,仍旧保持着君臣之仪,拱手哽咽道:“有陛下此言,先父在天之灵,定感欣慰。”

曹芳点了点头,又沉吟片刻,说道:“我欲下诏,让公渊暂任抚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是文帝曹丕时期有过的官职,名字里面虽有个大将军、但与大将军不是一回事。抚军大将军是二品将军,主要职责是留守京城。不过曹芳的话里有个“暂”字,好像话还没说完。

果然曹芳稍作停顿,接着小声道:“然后我们让陈泰统领前线兵马,将秦亮召回洛阳复命,卿以为如何?”

王广顿时一怔,不禁皱眉寻思着、皇帝究竟想干什么!

------------

第四百七十章 振聋发聩

王广几乎可以确认,皇帝今日赶着来吊唁、就是为了与自己见面。否则在皇宫里召见,王广很可能找借口不去,那皇帝就尴尬了。

大将军王凌去世之后,王广作为嫡长子已是王家家主。

按理即使进了皇宫,王广也不用太担心人身安全,因为他还有两个兄弟在外手握重兵!然而皇帝年龄尚不到弱冠、做事相当不靠谱,王广自然不敢完全以常理度之。

王广遂开口道:「诏令须得皇太后殿下同意才行。」

曹芳立刻说道:「只要公渊赞成,我即刻与母后商议!」

王广道:「先父刚去世,臣满怀悲痛,无心它事,只怕耽误国事。」

曹芳更直白地说道:「公渊先以抚军大将军主持洛阳局面,以后理应接任大将军之位。」

王广趁挪动身体,轻轻抬头,观察了曹芳一眼,说道:「臣恐声望不足以胜任。」

曹芳道:「太原王氏累世为官,德高望重,公渊不必太过谦逊。」

过了一会,曹芳又道:「守卫太极殿的殿中校尉严英,乃中坚营校尉潘忠的部下,兵将也都是中坚营左校的人。公渊与诸将商议,把严英换了,以后我们君臣相见也更方便。」

王广却马上说道:「此事要经过护军将军才好。」

厅堂里屋里顿时安静下来,曹芳的提议、王广一件也没有痛快答应,估计此时曹芳已经有点生气了!

但曹芳没有发作,沉默稍许,他依旧好言道:「公渊再想想,考虑一下,想好了随时可以觐见。」

王广跪坐在地上稽首道:「臣领旨,请告退。」

他说罢起身,倒退了几步,然后转身向邸阁厅堂外面走去。

很快宾客们就陆续离开了大半,因为大将军府是不提供膳食的,王家近亲则是三日不食、只喝水。寻常宾客可不愿意挨饿,所以赶着在午膳之前离开。皇帝的车驾没一会也离开了,王广等自然恭送出大门方止。

下午来的人就少了一些,守在大将军府的人、多是王家眷属,以及一些亲戚。

公渊的小姑王氏也没走。她不久前才从长安回到洛阳居住,为先夫服丧的丧服还没脱,哥哥又去世,悲事可谓是一件接着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