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1 / 2)

此地往东仍可以看住南郑守军,使其不能随意进出活动。往北可????????????????以与褒中守军一道控扼褒水流域;南岸营垒直接位于北山地区,又可以反击蜀军袭扰。

当运粮的船队一到、且未遇大量敌军袭击,两座大营上的浮桥会先撤掉,但材料与船只都囤积在营垒中;作为浮桥骨架的铁链也放松沉到河底。这样可以不影响粮草通行。

一旦有大量敌兵来袭,多到南岸营垒的魏军兵力也不够了;则可先以铁链锁江,然后迅速用木轮机械拉紧铁链、搭建好浮桥,以便兵马从北岸增援!

即便出现了意外、发生了最不利的情况,只要有褒中城在手,粮草仍能先送到褒中城,然后走陆路送往前线。

秦亮在屋子里指着木架上的地图和标注,向诸将描述了新的部署安排。

这时钟会忽然开口,面带激动之色道:“妙!秦将军布阵之工整精妙,竟不似行军布阵,而是以汉中之地为布帛、甲兵为笔墨,是天地间的书法,平原上的丹青!”

众将听到这里,也是一阵哗然。

秦亮在具体战术部署上,确实一向比较谨慎、考虑得也很多,譬如平幽州之乱时,选择巨鹿郡为战场,便有过反复思量。但是钟会说得太夸张了!

可是看钟会的表情,确实又不像是在费尽心思拍马,他那激动的神态,看着地图像是在欣赏艺术品般的眼神,实在太真。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耗什么

太阳已经偏西,冬日的太阳靠南方、比其它季节的位置更低,看这光景一个多时辰后就会天黑。

宅院外面传来了“哒哒哒……”的马蹄声,数骑在一起奔跑、立刻有了些许轰鸣的感觉。秦亮在檐台上站了一会,目送传达军令的人马渐行渐远。

时间挺迟了,不过他们在天黑之前、应该能赶到黄沙集,可以在黄沙歇一晚上。

传令节制东部军队的人,依旧是邓艾。不过邓艾要从赤阪城、西迁搬到南郑城的西北边,在褒水和沔水交汇处筑营,然后统率南郑附近的兵马,以及北面褒中的驻军。当然也包括留守兴势山、赤阪剩下的少数兵力。

东面兵力的目标,主要是要保障粮道通畅,以及监视南郑城等地敌军。但是离中军较远、东面大将要临机决策,并调动兵马攻防;此时在汉中的诸将,也只有邓艾最适合。

参战将、帐下督马隆也颇有才干,但是官职太低。甚至讨寇将军、陇西郡守胡奋的官职也略显不足。还得是刺史级别的邓艾,统领诸部更能服众,而且???????????????在此之前、秦亮便曾当众确立过邓艾在东面的兵权。

听着马蹄声逐渐远去的声音,秦亮收回了目光,转头对中垒将军杨威道:“大军去汉城之后,伏德留在此地统领驻军。”

杨威立刻抱拳拜道:“仆定不负将军重托!”

秦亮点了点头,又观察了一眼日头,遂唤人备马。过了一会,秦亮带着一群随从和护卫,骑马出了中军军营。

他找到了之前上山的方位,依旧从原处骑马冲上了定军山东端的山丘。

“噗……”坐骑被勒停后,嘴里发出一个声音,摇了摇马首。秦亮依旧骑在马背上,观望四下的情形。

这地方在定军山脉里面算是最矮的,但又几乎是沔水南岸最高的地方,视线很不错。

此时秦亮与姜维、相距可能只有十里!秦亮回头循着定军山的走势看去,情知定军山西端主峰上就有蜀军;再往西就是米仓山,姜维军主力就在那米仓山的山谷里。

但周围几乎看不出来紧张的迹象,敌兵踪迹更是一个也看不到。

附近只有一些魏军的辎重兵还在干活,山坡东边是大片的军营和人马,不过全都是魏军将士。

观摩了一会山川形势,秦亮忽然又想到了邓艾。

因为他听说过一个关于邓艾的逸闻,大概是说邓艾还在做守稻草的小吏时,每到一处便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