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2 / 2)

百骑,没有步兵?”

马隆道:“只有数百骑兵、乃从大魏卫将军身边抽调的护卫,昨夜我看到汝的军旗了。”

张嶷的脸色阴晴不定,闭口不再言语。

秦亮情知张嶷在懊悔。不过当时无论谁发现、那里忽然出现了敌军,恐怕都会怀疑谷口已被阻塞,更何况沿着走马岭东行,还有其它路走。那种情况下,只要掌兵者没有犹豫不决、能够临机决断,便算不上犯错。

他便不禁说了一句:“汝不必自责,此非战之过。”

钟会的声音道:“把张嶷从马上带下来,勿让秦将军如此与他说话。”

侍卫忙道:“喏!”

------------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扫而空

蜀汉的官职与大魏有些不同;但这个前军监军、都督汉中的张嶷,实际就是蜀汉在汉中地区的最高将领,替代的是当初王平的位置!只不过此役有卫将军姜维统兵,张嶷才不是蜀军主帅。

张嶷在蜀汉的位置,几乎不亚于郭淮之于大魏。不过蜀汉的地盘、兵力本来就比魏国小得多,总共就只有益州,所以张嶷能节制的地方、自然无法与雍凉两州大小相提并论。

秦亮很容易想到,攻下汉中等地之后,再把蜀汉国在汉中的统兵大将抓回去、声势必然不同。

而且活捉又比阵斩好,阵斩只能体现在奏章文字里面,而把活人捉回去,洛阳的人便能亲眼见到。于是秦亮不想把张嶷挵死了。

大概因为秦亮没有侮辱张嶷,张嶷也不好骂人,反而有意无意地打量着此役的魏军主帅秦亮。

张嶷被侍卫从马背上扶下来,与秦亮对视了片刻。秦亮不动声色地面对着他,想先摸清张嶷的态度。

这时张嶷便???????????????开口道:“今为将军手下败将,多说无益!吾但求一死,作大汉之鬼。”

周围的众人都没吭声,只等秦亮处置。

秦亮对张嶷的话自然不认可,觉得他只是忠于君主而已。何况魏军在此役中也有不少伤亡,秦亮不会与张嶷说什么好话。不过秦亮没有出言反驳,毕竟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有时候比要他的老命更难。

兴许只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魏国人与蜀国人同文同种,即便对抗厮杀多年,两国矛盾也不至于涉及全民。至少魏国不可能针对三国中的某一个种群,进行有预谋的研究消灭。甚至没必要进行区别对待,巴蜀之地的汉民,反而是同化周边及扩张纵深的中坚力量。

当初蜀汉大将军费文伟,在这一点上就看得比较清楚,可能观念与秦亮更接近。费文伟在评价刺客郭循时,便说郭循没有做官食禄、对魏国朝廷没有义务,显然明白两国之间的敌视、只限于统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