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1 / 2)

但是王肃与司马家又是????????????????联姻关系,而且以前与王凌的关系不好。

当朝最有名望学识的人,似乎与大将军秦仲明都有些隔阂。不过这也很正常,秦仲明虽然是太学生出身,起家却靠领兵打仗,跟以前那些走察举制(察举靠家世和行为艺术)出仕的人完全不同。

姐姐也说道:“堂姑父愿意与大将军来往?”

羊祜沉吟道:“先找机会稍稍试探。”

姐姐也发现羊祜今天的情绪更高,好奇地看着他的神情:“阿兄认可大将军的学问?”

羊祜却摇头,接着犹自说道:“以往的勋贵多信道家,知静、知止,但现在卿看那些服五石散的名士,道家已经不行了。而豪强出身的儒学官员,亦不再讲言行准则。今秦仲明为大将军,若能重建士者的言行准则、议事规矩,对国家大有裨益!”

“弟与大将军相守,果然是要一起做大事的。”姐姐轻声道。

她的神情有些复杂,羊祜也不甚明白她的心思。

羊祜在原地埋头站了一会,仍然琢磨着刚才自己说过的征治主张。

如今诸子百家都融入了各种学说、或践行之中,比如墨家就在汉朝融进了儒家。

但儒家与道家,终究才是汉朝以来可以摆上明面的东西。别的都不行,尤其是法家的东西,只是皇室暗地里在用,根基上对于宇宙的见解太过于悲观!以至于在学说基础上的践行,简直是不择手段,堪称毒蛊。

而今道家与法家毫无关系,但在宇宙根本的认识上、竟然与法家有了类似之处。那帮放浪形骸、言行乖张的人,不正是对宇宙绝望,与法家类似?

羊祜心道:匡扶道统,还得儒学阿。

他寻思了一会,开口道:“明日上朝见到了郑小同,我先与郑小同谈谈。”

羊徽瑜却道:“弟先去见阿母罢。”

羊祜点头道:“走罢,一会不要提阿兄。我找到机会,先会与大将军言语。”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如履薄冰

次日就是二月十五,每逢朔望的朝贺日子。

秦亮做了大将军之后,除了一月两次朝贺,基本不再去太极殿参加朝会。今天他与羊祜等人走东掖门进宫,打算从东边的殿中区域、径直进太极殿庭院。在殿中夹道中,他们碰到了中书令陈安。

几个人交谈了几句,秦亮想起了杜衡,便问陈安。

原来陈安没有亏待、帮他建设铁官城的手下,早已通过举荐,将杜衡提拔去了荥阳县做铁官。杜衡本来只是个工匠头目,起初就在荥阳县炼铁、后来才被陈安征辟去了庐江郡;如今他再次回到荥阳,已然做上了铁官。

秦亮说出自己的安排,诏令杜衡从荥阳离任、回司州偃师县做县令。然后来大将军府见面,另有安排。

简单谈完,秦亮便带着羊祜陈安等人,直接走东殿门进去。

不过太极殿有内外两座庭院,别的官员们朝贺、并不走这边。

大伙无论走东西两道掖门,抑或从正面的阊阖门进来,都要先去前面的外庭院;先在那里等候,待到朝会的时间快到了,人们才会通过阅门、进入太极殿所在的内庭院。

如同以前司马懿和曹爽一样,秦亮几乎是最迟进太极殿东堂的人。东堂里已经到了许多文武,大伙在朝贺之前、见到大将军进来,便得先揖大将军。

长史羊祜在人群里找到了郎中郑小同,遂抽空上前见礼攀谈,邀请郑小同到大将军府走动,他会负责安排引荐郑小同。

朝贺上不会议论正事,主要是各种礼仪、上表称颂,以及欣赏钟鼓音乐。有时候还有舞蹈,但最近几年皇帝没有亲政,便无舞蹈表演。

郑小同先是受到了大将军长史的邀约,朝贺结束后、又被冗从仆射庞黑留下了,被召去了西堂觐见。他一个尚书郎中而已,最近倒是颇受重视。

一同受召的人,还有尚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