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1 / 2)

郭太后不以为然道:“宦官黄艳说的,他就爱谈论这样的小事。黄艳把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还有动作语气。”

秦亮遂笑了笑:“臧艾的姨母本就冤枉,我不信她一个小妾、能自己干出那么多事来。”

郭太后的目光如有形之物在秦亮脸上拂过,柔声道:“然而唯有仲明这么想,或许也只有仲明想到了她。”

秦亮觉得她的神态也似乎变得更溫柔了。她说话的时候,已然慢慢走到帘子旁边,便掀开垂帘、走向筵席座位。秦亮也没必要拘束,径直走了进去。

偶然间,秦亮又被那干净的白纱帘子吸引了目光,他有时候确实喜欢细致观察事物。不知何处灌进来了些许微风,柔軟的白纱被人掀动后、正在微风中摇曳,垂挂的纱面却恍若平铺开的一般,起伏幌动的姿态如同水波十分赏心悦目。

甄夫人察觉秦亮的动作,也转头看了一眼帘外。她似乎误解了秦亮的意思,目光从两人脸上扫过、便埋头叹道:“那我先到门外去罢。”郭太后的脸颊顿时也有点红、仿佛刚饮了一杯酒似的,她默默地与秦亮对视了一眼。

正如之前对皇后甄瑶的解释,秦亮觐见皇太后殿下、是为商议朝事。于是秦亮先与郭太后商议了许久朝事,然后又与甄夫人商议朝事。

几筵前面的垂帘依旧在清风中动蕩,轻薄的纱料其实什么都遮不住,只是殿下与大臣商议朝事的时候、须要一种表达矜持与礼仪的象征而已,垂帘即是那道礼。而站在门口的人,自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几筵间议事的光景。

------------

第五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

秦亮与郭太后商议朝事之后,次日就是三月初一。秦亮去太极殿东堂朝贺,又见到了她。

不过东堂上的垂帘厚实一些,秦亮即便位居前排,也看不太清她的模样。自然不比昨日的光景,连她发际间的绒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见到紫色的垂帘,秦亮却想起了那道纱帘、白花花地在风中蕩漾的样子,只觉布帘还是白色的好看。

群臣行稽首礼、贺陛下殿下福寿无疆,秦亮趁着直起腰的时机,又用余光瞅了一眼坐在正位的皇帝曹芳。今天曹芳的座位旁边,皇后甄瑶也到场了。

朔日并不廷议,朝会就是走个过场,为了在礼乐之中、反复确定君臣的上下尊卑。如今在朝堂上、秦亮也不会再说军政事务了,他偶尔来朝贺,只是为了在大伙面前露个面而已。

不过今日朝会罢,秦亮还是在东堂外面、与王明山谈起了正事。

因为王家人在守丧、几乎也不访客,最近很少能见面。像今天朝贺,连王公渊也没来、????????????????只有中书监王明山到场。

人们陆续到了太极殿广场上,然后走南边的阅门出宫。秦亮等人则向东、沿着廊屋台基下面走,省去了一路上应付同僚。

秦亮说道:“我与长史叔子等人,已经商议过了。今年在淮南的事,还是让二叔负责都督前线。”

王明山点头道:“回去见到长兄,我便转告大将军的意思。”

秦亮便继续说道:“淮北都督羊发、将回洛阳出任大鸿胪,其麾下的淮北屯兵便由二叔调用;诏令徐州刺史胡遵率军南下,豫州刺史傅嘏、在六月初一之前抵达安丰郡。然后诏令二叔为镇东将军,都督以上各军,准备好夏秋防务。”

王明山这才真正回过神来,正色道:“大将军已确认、今年水贼要进攻淮南?”

秦亮简单地回应道:“很有可能。”

这时羊祜开口道:“即便吴军最终没来,早作准备,亦非坏事。”

秦亮道:“叔子说得有道理。水涨季节利于吴军,叮嘱二叔、应以防御为主。”

他想了想接着道:“还要提醒他因地制宜,机动防御。吴国人好像仿造出了投石机,此事二叔理应知道,我们的消息便是来自扬州的上书。”

王明山拱手道:“仲明放心,我定会在私信里再次提醒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