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1 / 2)

众人来到城楼上,诸葛恪观望着远处的河渠水面。不管怎么样,终于站在了何处城头、诸葛恪等人亦是感慨良多。

情绪稍微平静下来,诸葛恪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在心中许久的疑惑:“曹魏于逍遥津聚集了那么多人,准备得很充分,便如很早就知道我军要北伐似的。建业有内奸罢?”

身边的陆抗也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此番情势、曹军看上去是早有准备。致使我军在逍遥津耗费了太多物资箭矢,兵峰已老,时间也拖延得太久了。若非如此,合肥城平素只有两三千人,我军直接兵临合肥城下,或可径直进入肥水、进逼寿春。”

陆抗才二十多岁,但没人敢轻视他,因为他的父亲是陆逊。

诸葛恪道:“不过逍遥津大战之后,王飞枭径直弃守了合肥城、我倒是没想到。枉费我军制作了那么多投石机。”

就在这时,丁奉的声音道:“可惜阿,王飞枭本已是手下败将,曹魏大将军秦亮却没来,让人颇觉遗憾。”

诸将顿时发出了一阵笑声。

大伙都知道,吴军能在逍遥津击退王飞枭,主要还是靠远胜于曹军的兵力。不过战场之上、本来就不用拘泥于公平对决,利用好兵力、气候、地形,扬长避短,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获胜就是本事!胜了就是胜了。

城楼上也没什么好看的了,诸葛恪遂率众走下去,随后去了县寺中安顿。

诸葛恪刚找了间房屋,想休息一会,随行而来的石苞便又求见。

两人跪坐在几筵旁,石苞说道:“先前大将军猜测,建业混入了曹魏奸细。仆有办法,可以尝试查出谁是奸细。”

诸葛恪立刻来了兴趣,问道:“如何办到?”

石苞欠身道:“有个叫蔡弘的人,此时还在建业。他是司马子元的心腹,不久前来吴国相见,便是想问仆在吴国的处境。姜维于汉中大败后,司马子元的靠山不稳、有意投奔吴国。”

他继续道,“蔡弘认识曹魏校事府的细作,可以给蔡弘许诺,然后托他派人潜入洛阳,联络曹魏校事府的人。”

诸葛恪听罢大喜,顿时觉得、有时候叛跿竟然比自己人还好用!因为自己人的地位很稳固,而叛跿还需要主动立功。

于是诸葛恪立刻决定,叫石苞追随报捷的信使队伍、先赶回建业与蔡弘商议,然后遣细作去洛阳。

……除了吴军前线赶着派人回去报捷,魏军这边的王飞枭,也将弃守合肥的消息、赶紧急报于洛阳。

没过多久,大魏朝廷很多人都知道了,正是大将军秦亮下令、弃守了合肥!

既然秦亮已经决定要率军南下,于是长史羊祜提出了应对舆情的法子,便是立刻上书,主张要在今年秋冬反击吴军、攻打东关。奏书会通过尚书省,不止有郭太后看到,朝臣们自然就会明白、淮南之战尚未结束。

羊祜出了主意之后,便回家去了。当天姐弟二人又去了叔父家,他们经常过来走动。因为羊祜等早年丧父,那时羊家孤儿寡母、就是靠叔父庇护过来的。

羊徽瑜姐弟刚到叔父家,连叔母辛宪英也说起了最近的事:“合肥一向是大魏在淮南的重镇,多年未失,忽被东吴占据,朝野会有不少议论了。”

羊祜遂道:“军令早已发出去,仆亦曾签名用印。此事没什么问题的,大将军若不下令,王公翼(王飞枭)可能在施水上、与不啻三倍于己的吴军死战,损失大量兵力、却无甚益处。因为吴国有了大型投石机,我军仅凭合肥新城、难以再守住城池。”

他稍作停顿,接着道,“但汛期一过,吴军同样守不住合肥新城。何况大将军已然决定、今年要南下伐吴,秋冬时节,待我大军一到,至少合肥新城会立刻易手!”

羊祜想了想,还是承认道:“不过眼下的舆情,确实不利。”

这时辛宪英身边的羊耽转头,问道:“那日卿去拜访了大将军,观之若何?”

辛宪英竟笑了一下:“早先听到叔子说过、大将军相貌堂堂,我见面之前便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