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1 / 2)

从身边冲过去的马兵,大声提醒道:「站着别动,等后面的步军。」

战线正面的溃败,已然将吴军大阵左翼也带崩了!虽然先前侧翼去了几股有生力量,本来可以挡住魏军杨威部的进攻;但是吴军将士观望到、羡溪前线一片混乱,士气可想而知,诸阵营垮得非常快。

辽阔的大地上,混乱异常。

此时的天地之间,比起先前大战之时、似乎还要嘈杂。之前的喊叫喧哗声、大抵是此起彼伏,交战时人们便大吼,立阵的人马则安静许多。但现在的整片天空,似乎都笼罩着「嗡嗡嗡……」巨大的噪音,四面八方无孔不入。

但即便是如此混乱的战场上,仍然有迹可循!

那些四面慌乱逃跑的溃兵,几乎起不到作用了。真正还能影响形势的,还是那些组织尚在、没有完全崩溃的吴军人马。即便失去了中军的调度,但各自为战、仍然能迟滞魏军的追击!如果能在关键节点部署抵抗,甚至能为大量吴军、争取到撤退的时间。

一面羽毛旗的飘荡移动着,秦

亮带着一大队人马,也随即赶到了吴军阵地上。

这时两个大将发现了秦亮的帅旗,陆续前来拜见。

秦亮与将领见礼,便抬头张望西边乱糟糟的场面。烟雾沉沉之中,全是急匆匆赶路的人马。

他卷起了手里的地图、递给旁边的王康,随即对中坚营右校张猛道:「杨伏德的马队在追击溃兵。汝麾下的马队,不要管这里的败兵了。即刻召集骑兵,赶去前方的湖泊北岸,如遇抵抗,将其击溃!」

张猛拜道:「仆遵大将军令!」

方圆十几里内,一共有两处圩湖。东边还有一片水域,虽然没有那么大、但位置更靠北;于是在羡溪与湖泊之间,形成了一条比较狭窄的走廊。而且那地方好像还有一条水渠,沟通湖泊与羡溪。

一旦有见识的吴军将领,带兵把那里控制住,那么吴兵就能向羡溪城方向撤退!

魏军当然也可以从南边绕行过去,但那样一来、便耽误时间了。此时敌军全军溃退,跑得非常快。

这时秦亮又指着北面道:「步兵靠近河畔进行追击,贼军水军、必定会到河岸接应败兵。」

张猛道:「喏!」

刚刚过来的大将,还有个青徐都督胡遵。秦亮也不挑人,直接下令道:「张猛部一旦打通路线,卿即率众、立刻进军羡溪城。可以趁势夺城最好,但若一时难以夺城、便控制城池外围,不能让敌军凭借城池,聚集抵抗力量!」

胡遵拱手道:「领大将军令!」

秦亮临时部署了一番,又回顾四野的光景。他见北面好像有许多人聚集,便踢马朝河岸方向行进,想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举着帅旗的将领、亲兵护卫也纷纷抖动缰绳,队伍簇拥着秦亮调转方向。

没一会,秦亮等人路过了一片稻田。明晃晃的水田里,一群乱兵正在淤泥中跋涉,他们应该很惊慌,但每一脚下去都会陷进淤泥中、根本走不快。

「啊!」一声惨叫骤然传来,一个人影中箭,噗通扑倒在了水田中,顿时浑浊的泥水四溅。

秦亮转头看了一眼王康,王康便踢马上前、对岸上的魏兵喊道:「别杀了,田里的人跑不掉,抓活的。」

将士们纷纷应声。

中军将士越过水田,终于看清了河畔的情况。原来是一股吴军在河岸上,背靠羡溪河面、用偏厢车围成了一个半圆车阵,正在抵挡魏军步骑的围攻!

秦亮观察车阵中的军旗,其中一面旗帜上有个「朱」字。也不知道是哪个吴军将领,不过东吴的朱姓应是大族。在如此大溃的局面下,这股吴军、还能组织起完善的军阵,显然是个大将,要靠家丁部曲才行!

果然有一艘斗舰,正在从南边的河面上划动。能让水军专门派出战船来接应,也佐证了秦亮的猜测。

但是贼军的队伍依旧整肃,即便魏军武将很想抓住敌军大将、着急立功,恐怕也不容易攻破贼军的车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