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秦川、米仓山以南,应该属于微风区,很少有像样的大风。秦亮在河面感受了一下,河上有微风、东南风。
竹筏循着蜿蜒的西汉水,继续漂流南下。秦亮站在筏上,回望河流两岸,几乎全是陡峭的高山!
大山靠近河面的一侧,大多并非悬崖、但也区别不大,陡得难以攀援。或许在枯水季节,山脚下靠近河床的陆地、能够勉强通行;但在此汛期,河水淹没了河岸,只剩下了陡坡。山坡上灌木丛生,人迹罕至,看不到有任何道路的痕迹!
好在这一段河水并不湍急,除了大木筏时不时在水面上缓缓旋转,总体勉强还算平稳。
秦亮估摸着飘了近三十里,木筏便来到了一处弧度极大的河湾。河湾上有一处无山的半岛,地势看上去很平坦。不过半岛上没有人,魏军的据点并不在此。
大伙从河湾间继续往前飘,向西南方流向。又过了大约三五里地,远处一阵人声传来,无数人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魏军的第一处据点终于到了!
据点在一处山谷里,位于西汉水的西岸。山谷的北面,那座大山、面向山沟的南麓,宽阔的坡度比较平缓;所以山坡上到处都是人。
随着大木筏渐渐靠近山谷,撑长竹竿的士卒也在控制方向、渐渐向岸边靠去。码头上旌旗飘荡,中军武将已经等候在岸上了。
。.....。......。
------------
第六百三十四章 疯者
于西汉水的西岸等陆之后,秦亮等一众人便往山谷腹地走。
“拜见大将军!”“大将军……”沿路许多将士抱拳揖拜,有的见礼打招呼,有的只是行礼,无数人都向秦亮这边张望着。
其实秦亮平素也常去军营巡视,很多将士都认识他,除了朝廷高层的官员,亲眼见过秦亮的人、也只有军中将士了。不过在寻常时,普通士卒不会太过关注秦亮。
如今秦亮出现在前线,大伙的神情却很不同。那无数的目光中,人们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前军的这次行动,主要问题还是退路几乎不通,因为木筏不可能再循着来路飘回去。而全军主帅能出现在此地,显然给了人们极大的信心!至少大伙不会猜测,食肉者是在派他们来送|死的。
秦亮只是随意地回应着,不时点头道,“听从将令。”“各司其职。”
一行人跟着秦亮,开始往北面山脊上攀爬,许久之后才到达山脊。
因为乘坐大木筏的缘故,秦亮今日没有披重甲,只在褐色袍服里穿了一件锁子甲。于是他感觉、爬这段缓坡还好,体力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就是注意节奏,肌肉用力与呼吸吐纳需要协调、不能紊乱。否则就像后面那几个侍卫一样,看着身体很壮实,此时却已是“呼哧呼哧”,喘息跟拉风箱似的!
刚到山脊,秦亮便环视四下,心里立刻对脚下的大山产生了一个念头:像是一把斧头!
来时的南面缓坡,正是斧头的斧口。斧口对着南方。
不仅这座大山像,对面(南)的那座大山也很像,其北坡更陡、更像斧背。
秦亮没有逗留,循着山脊继续向西走,来到了更高的地方,然后拿出裴秀的地图,一边看图、一边眺望。
此时往西面看去,太阳已经悬在了山岭上方,或是有云层的缘故,那轮夕阳的圆盘边缘模糊,阳光的颜色饱和度很高。周遭一派苍劲雄浑的气息!
裴秀也正在身边,这时不禁说道:“此地的图,仆画得比较粗糙、且有错误之处。乃因仆未亲自来过,只是走访军民,询问揣摩而得。”
“情有可原。”秦亮回应了一句,继续琢磨着地形方向。
大致方位他是知道的,还没到地方就明白了。兵家需要较好的空间想象力,哪怕没亲自去过的地方;既不识路、也没有方向感的主将,多半会特别坑。
此地正在剑阁关的东边、应该偏南一些,直线距离剑阁关大约只有四十余里。
秦亮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