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1 / 2)

直到此时,姜维仍然在埋头冥思苦想,还有没有什么奇谋、能够逆转天命?至于是什么手段、要付出什么代价,他是不管的,关键是要有用!

远处的嘈杂声笼罩在整个大地上,但姜维身边竟是死一般的沉寂。

这时终于有部将劝道:「将军,现在涪关还在我军之手。先走罢,再不走、要被围在这座山上了!」

「走!」姜维当机立断,转身扶住马背,便翻身上马。

众将士遂簇拥着姜维,骑马而行,从大本营驻地的西侧山上退走。

不知过了多久,众军来到了涪县城对面、芙蓉溪西岸。大伙到达此地,已经能看到涪县的城楼。

眼下汉军主力已经大败,将士死伤、被俘起码会过半,军械辎重更是损失殆尽;涪县即便还能死守,也成为了死地!于是姜维并未打算去县城,而是带着人、继续朝涪水方向撤退。

此役大概算是背水一战,大军后方,有涪水、芙蓉溪两条河流阻拦。但并不是没有退路,涪县城西南方向、涪水较窄的地方,已经事先搭建了浮桥,原先主要是为了与成都方向、保持畅通的联络。

姜维暂时也没有去浮桥,而是在芙蓉溪西岸暂时驻留,准备先收拢一些后退回来的人马。

身边的司马师许久没有吭声了,他的神色看起来、似乎比姜维还要难受!司马师在姜维身边、一直是做谋士的事情,但他在魏国当过领军将军,其实是个能排兵布阵的将才,当然很明白汉军此时的处境。

姜维把司马师单独叫到了营寨外面,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帛书,径直说道:「上面有大将军印信,子元去东吴罢!尽快赶到巴东郡,在关隘见到汉军守将,便告诉他们、汝要前往吴国请援。」

「将军……」司马师的神情顿时十分复杂,但还是伸手接过了帛书。姜维点了点头。

两人沉默片刻,司马师又问:「将军何去何从?」

姜维道:「朝廷派了诸葛瞻到绵竹关督军,随后我便把前线的兵权、交给诸葛瞻。我与子元的身份不同,须得回成都、以听候朝廷发落。」

话音一落,彼此又是相顾无言。其实他们有很多话可以说、很多情绪想發泄,但司马师与姜维的性情有点相似之处,都是那种很冷静的人。

....。....。....。..

「感谢本书至尊书友「书友简」的又一个盟主!」

------------

第六百五十章 时过境迁

次日一早,涪县的消息便以快马送到了蜀郡。曹魏大将军秦亮与汉军主力、在涪县北大战,一个多时辰便击破了汉军大阵中军,姜维军大败!

一众大臣惊惧万分,很快聚集到了皇宫偏殿里商议对策,但现在还有个锤子的对策?明眼人都很清楚,如今唯剩两条路可选,要么直接投降、要么赶紧跑!

费承看向珠帘,只见陛下的身影隐约在里面、已经是坐不住的样子,不断地转头与宦官黄皓小声说着什么。

虽然看不清陛下的神态,但陛下此时必定很慌,连动作仪态也顾不上了。而正座旁的黄皓缩着脖子、弯着腰,亦不复往昔的样子。

大伙聚在一起,与其说是商议,不如说在争吵!

有人破口大骂姜维误国。也有人说、乃因众人都低估了曹魏大将军秦亮的凶悍。

中散大夫谯周一边骂姜维,一边说出了心里话:“涪县之战前,本来可以议和。姜维等坚持要与曹魏军大战,现在激怒了杀神一样的秦仲明,敌军一旦攻入成都、城中会变成什么样?陛下与诸公又会是怎样的境遇?”

五皇子的声音道:“谯中散是想投降罢?”

谯周怒道:“现在投降也没多好的下场了!”

五皇子道:“请父皇当机立断,即刻率军走犍为郡去南中,联络江州等地汉军,仍可与贼军周旋。”

谯周立刻驳斥道:“十万汉军都抵挡不住秦亮,再去那蛮荒之地,何来人马、国力与曹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