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2 / 2)

上、吹着初春的冷风。

诸葛诞道:「今年仆的族子,竟派人送礼贺节来了。」

秦亮微微侧目,诸葛诞恍然解释道:「便是东吴的诸葛恪!」

「哦!」秦亮立刻发出一个声音。

诸葛诞接着道:「信使本来是打算除夕之前到,说是路上耽搁了,元旦都过了才抵达洛阳。说来也奇怪,早年两家虽偶有来往,但诸葛恪从来没有在元旦佳节、专程派人送过贺礼。」

秦亮脱口道:「蜀汉既灭,他不会是想知道大魏的下一步打算罢?」

诸葛诞忙道:「仆与诸葛恪是亲戚,但各为其主,仆从未有过不忠大魏之念。」

秦亮道:「这是当然,何况吴国都要自身难保了。公休与他终究是同族,偶有来往,扯不到忠心是否的事上,别担心。」

诸葛诞揖道:「大王英明。」

秦亮又故作随意的口气道:「对了,有些谣言,公休可不要信。许多事都是这样,过两次话、便会变得面目全非,更别说市井流言了。」

诸葛诞想了想,应了一声。

秦亮琢磨了一会,诸葛恪似乎挺担忧魏军的动向,既然如此、那不如让他更担心一点!

于是秦亮随后找来了马茂,叫马茂负责写密信,然后拿来签字、用相国的印。密信分别送给梁州刺史王濬、荆州刺史杜预,让他们把各地修屋和造船的木屑,全都集中倾倒进大江。

------------

第七百一十章 往昔的执念

夏侯玄自称有恙的理由、太多人用过,不过他确已下定了决心要辞官。朝廷也没再勉强,遂准许他回家养病。

接着秦亮便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先是举荐度支尚书诸葛诞,改任客曹尚书。

胡质竟在好友蒋济去世之后不久、也薨在了任上,朝廷遂诏令其长子胡威袭爵关内侯,以徐州刺史胡遵接替青徐都督;又调文钦出任徐州刺史、加号前将军。齐王妃的祖父甄俨并不算很老,让他去领凉州刺史。

并州刺史、兼护匈奴校尉田豫上书,自称年迈,想辞官。秦亮的建议是不准。

当初平定?丘俭叛乱时,大量魏军还在攻打江陵,秦亮一时间兵力不足。田豫奉诏令,站在了朝廷这边,适逢太行山中下雨,他自称爬也要爬到战场!秦亮自然记得并肩作战之事,况且田豫的年纪确实大了,不太可能再想搞什么事。在这紧要的关节上,还得让他继续领并州兵权。

秦亮又参照羊祜的谋略,让秦朗任司隶校尉,把卢毓又从幽州召回来做宗正。

晋升吴质之子吴应为尚书,接手诸葛诞管的度支曹。在秦亮封陆凝为昭仪之后,又把司马师的前妻吴氏封为昭仪,俸禄比两千石、地位仅次于夫人。

扩大晋王后宫,在世人看来全是征治联姻!

只有陆凝大家搞不清出身,不过相国府的人知道一些内情,陆凝出入秦家已有数载,先前那个老道、正是陆凝的师父。而吴氏自不必说,应该是威侯之子吴应改投门面,又投靠了晋王,所以他那名声不太好的姐姐、正是加强两家关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