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1 / 2)

子敬脱口道:“叔公是魏臣,由他作保恐怕没多大的作用。秦仲明若先答应、再反悔,我等又该如何?”

诸葛恪看了儿子一眼:“没有办法,但如今权宜之计,尽力缓和吴魏之间的关系、总不是什么坏事。”

父子俩商量一阵,便离开了大江边回府。

诸葛恪自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敌国不兴兵戈,吴国当然也必须抓紧时间做好防御准备!他认为除了自淮南来犯之敌,最危险的地方应该是荆州;陆抗虽然年轻,但在王凌攻江陵之战时、陆抗的表现相当不错,可以考虑举荐陆抗去做江陵督。

很快诸葛恪又召见了石苞和司

马师,询问细作在洛阳被抓捕之事。

据说月初在洛阳发生的事、动静很大,吴国校事府也是有细作活动的,这件事显然瞒不住;诸葛恪当面问问而已,还不至于就让司马师多心。

司马师这次终于主动提到了他的姨母柏氏、以及前妻吴氏。声称吴氏的弟弟做了尚书,柏氏也能见到魏国大臣家眷;他想尝试从中获取一些消息,却不知何处出现了疏漏。

……实际上司马师最怀疑的,正是姨母柏氏那里出了问题;否则校事府的谢富、那么多次都没出事,为何此番刚刚派人去联络了柏氏,谢富就忽然出事了?但司马师没有把想法说出来。

况且司马师目前并没有逼迫柏氏做什么事!自己一时间也无法知晓,柏氏为何会直接反水。他只能暗叹,妇人确实不可靠!

还有司马师的前妻吴氏,为什么秦亮愿意信任她,敢直接纳入府中、并封为昭仪?说不定是因为,还在司马家与曹爽共同辅政的时候、吴氏便与秦亮有了私情。

多么乖巧的一个妇人!她从来不反抗司马师,哪怕被废黜之后,依旧对他唯命是从。

司马师也因此、仍把她当成自己的女人,毕竟进过司马家的门、曾是他的妻子;而且他早就想过了,两家以前就有交情,等到司马家大权独揽、定会回报吴家。

然而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娇弱无助、乖巧听话的女人,可能早就背叛了司马

师,早已悄悄在他心头捅上了一刀!

------------

第七百一十三章 桃花迷人眼

诸葛恪很快派出了儿子诸葛竦,跟着密使张谨前往魏国。

三月初,二人便到达了洛阳。诸葛竦去拜见其叔公诸葛诞,张谨则回相国府、向朱登复命,接着又见到了秦亮。次日诸葛公休便与诸葛竦一路,来到了相国府。

诸葛公休时常会到相国府走动。此时秦亮依旧认为,处理夏侯玄的方式、确实是利大于弊。夏侯玄不仅有名望,而且长期身居高位、地位也高,当然有危害;但对夏侯玄讲道理、手下留情,至少能拉拢一下诸葛公休等人、让其更有安全感,毕竟公休与夏侯玄曾经的交情很深。加上公休在勤王之初、选错了位置,正是秦亮保住了诸葛家与王家的联姻关系,公休后来一直表态支持秦亮。

秦亮在阁楼的二楼上铺设筵席,接待了诸葛家的两个人。除此之外,还有吴心、马茂、朱登在场,隐慈还在校事府,没有参与。

楼上平时没人活动,比较清静。但也没有什么家具物什,看上去依旧非常空旷,仿佛偌大的厅堂唯有几根大柱子、几张筵席。

只见诸葛竦长得比较胖;公休生得白、也是身宽体胖的身材,不过诸葛竦是又高又胖。见礼之后,诸葛竦先是说起了司马师所为、与其父诸葛恪没什么关系,晋王在信中的指责,完全是误会!

实际上秦亮早有判断,诸葛恪可能还不至于用?客。不过未料诸葛恪?张得、派来了亲儿子,这倒是秦亮希望达到的效果。

公休也开口道:“仆昨晚便与子敬谈论了许久。司马师是在蜀汉灭国之后、方逃亡到东吴,先是投奔了石苞,因石苞是投降吴国的叛将,元逊才收容了司马师。仆以为子敬所说,或非虚言。”

秦亮故作气愤,皱眉道:“如果是司马师知情不报、自作主张,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