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道:“校事府还有个司马师的奸细,上次被逮住了、名叫谢富。”
徽瑜当即恍然,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遂再次转头看向秦亮。秦亮与她对视了一眼,却继续解释道:“司马师派人联络过柏夫人,但柏夫人并未通风报信。”
她“嗯”地应了一声,稍微觉得哪里有点异样,但她不想再多说这个话题了。兴许她就不该主动谈论柏夫人,否则难免说起司马家。
……羊耽夫妇送别了皇帝,并未立刻回家。叔子又留他们坐坐,几个人遂沿着走廊北行。几个奴仆侍女都散了,走廊上除了他们、别无他人,天井周围一时只剩下轻轻的风声。
走了一段路,几个人渐渐谈论了起来。叔子的声音径直说道:“陛下问了伐吴之策,仆已将平吴策细述于陛下跟前。”
羊耽恍然道:“陛下携徽瑜回来祭祀,恐怕正是为了问策。”
宪英也不禁说道:“叔子赋闲在家,陛下却仍然亲自登门、询问军国大事,倚重之心,非比寻常。若此事被同僚知晓,定会艳羡不已阿。”
羊耽点头赞同,他早就从辛敞那里、听说了伐吴之事,便问道:“陛下欲何时攻吴?”
叔子答道:“自明年秋季。起初仆不知、陛下将要亲征,方才建议大事趁早。”
宪英立刻转头看了过来,目光里带着些许诧异之色,但又好像在意料之中。毕竟以往历次大战,陛下都是亲自上阵,称帝之后仍要带兵打仗、好像也不稀奇!
羊耽皱眉想了片刻,沉吟道:“皇帝亲征,我军便不能先从各个方向、试探吴军防线虚实;即便不能一战灭国,也该攻取重地。东吴重要的城池、多在大江南岸,江北最负盛名之地,不是江陵便是西陵!”
叔子道:“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忽然发动、便有机会一举攻取江陵。不然待我军试探之后,东吴有识之士、如陆抗等人,必会力主西线增兵,到那时江陵更难攻取。”
这时宪英开口道:“伐蜀之战、陛下必攻剑阁关,攻吴则重在江陵?”
叔子点头道:“东线江面宽阔,直捣建业太过冒险、易被断绝粮道与退路。而江陵在江北,与西陵成掎角之势,乃抵挡大江上游、汉水水军之要地。一旦攻下江陵,则西陵孤城亦无法久持;通往建业的水路洞开,东吴之势无险可守。吴失江陵,如蜀失剑阁。”
宪英仍旧神情凝重,似乎欲言又止,但这次她没有再轻易猜测结果。如今无论是羊家、还是她的娘家辛家,都已是大晋顶流,她亦已带有自己的立場,当然希望皇帝能获胜。然而战争往往有风险,难以完全避免。
------------
第七百七十章 荆州事
羊祜推荐王濬时,秦亮早就知道王濬在历史上的名气,采用之后果然好用!但那时王濬还没出名,可见羊祜识人。
现在东吴那边、羊祜又重点提到了陆抗,秦亮不由得多了几分关注。
陆抗本就有名、主要是其父陆逊声望很大;但除了秦亮、目前晋朝也只有羊祜最重视陆抗。毕竟虎父犬子之事,世间多见,只凭出身并不说明问题。
那陆抗在江陵之役中表现亮眼,终究只是偏师,而且大多人认为、原因是魏将韩观老迈昏庸。后来蜀将罗宪守巴东,吴将步协不能进;秦亮退兵洛阳,才听说陆抗又带援军去巴东了,依旧拿罗宪没办法。罗宪总共只有两三千人,也不知是他占据了险要、防守滴水不漏,还是陆抗根本不想帮步协,故意拖拖拉拉。
次日秦亮到阅门办公,便派人召见了城门校尉马茂、东吴人诸葛竦,这两人应该最了解吴国的情况。潘淑也曾是吴国皇后,但她长期深居宫廷、不见得比这两人明白情况。
照顾秦亮的后妃轮到了玄姬,不过玄姬回避到屏风后面的休息间去了。令君、徽瑜等人在这里时,都不怎么故意避大臣,玄姬则不太愿意露面。
马茂二人从阅门西厅进来,门在东墙、正对着那些桌案椅子。不过秦亮在北侧的几筵上接待了二人,并招呼他们入座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