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玄姬自己竟然并没有觉得委屈,或是嫌弃,叫她沉迷的仲明、这样一个人,她着实想亲密无间、想要仔细认真地品尝他的好。她甚至愿意死在仲明怀里、将来永远和他埋在一起!毫无保留的心意之下,一些以她的性格和观念、不该做的事,做起来也好像没什么不行了。玄姬客观上已经无法开口说话,只是微微仰着头、一双美目仰视着,正与埋头欣赏她的仲明四目相对。不堪的场面、兴许也能有美好的气息,那含情脉脉的目光、颜色明艳的容颜,真心的情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让人想到世间万物最美好的一面,仿佛春天里的百花绽放!
连门口的吴心都没那么不知所措了,渐渐她仿佛也被二人的情意感动,她的目光不再躲闪,直面里屋中的景色、好像只是看理所当然的场面。
襄阳郡府建成了很久,建筑房屋都比较旧,到了晚上、在不甚明亮的油灯之下,更是陈旧灰暗,甚至有点阴森的感觉。如此灰蒙蒙的旧屋内,唯独里屋中的颜色鲜艳,仿若藏匿在古宅中的仙境!缥缈依稀的白汽、青瓷油灯那点朦胧的黄光,也不能遮掩住分明的颜色,乌黑的、雪白的、朱红的,在如丝绸般的质感和美妙的腰殿曲线、白生生的形状中,赏心悦目如同浓墨重彩的工笔画。
好在吴心是不可能嫉妒的,至少对待秦亮如此。因为在她心里,是自己属于仲明、而非占有他,仲明是她的拯救者。她在付出自己的价值、至于愿意为他挡剑之时,也在心安理得地享用仲明给她的一切,尊崇地位、锦衣玉食、亲近宠信。玄姬能理解吴心的心态,或许这也是、玄姬最不排斥吴心的缘故。
大战在即的前线大本营,今日下午、甚至连接风宴会上都没有歌舞娱人,但此刻在小小的屋子里,秦亮等人倒是忙里偷闲、仿佛抽身前往天上仙境游历了一遭。
------------
第七百九十八章 直奔主题
秦亮在襄阳停留了不到三天,便带着中垒营将士、出城南下了。
前锋军、以及大量荆州屯兵,早已提前出发;目前的前锋大将,乃中坚营左校尉潘忠。
秦亮的心里话、潘忠的治军打仗水平都非常一般;但是潘忠有个特点,非常听秦亮的话,对于军令能执行得一丝不苟!譬如伐蜀时的涪县白虎山之战,秦亮叫他用骑兵精锐、从敌军列队步阵的正面冲击,他便没有半点质疑,并且也未阴奉阳违、而是认真地执行了军令。
大军穿过岘山山脉之间的大谷,立刻就向西侧的大路行进,渐渐远离了汉水。
有名的岘山、就在襄阳城南边不远。从传说伏羲葬身之处开始,岘山便有大量名人留下足迹;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隆中,也在岘山的西脉中,魏朝时属于襄阳、但汉末建制属于南阳。因此秦亮过岘山时,忽然有个猜测,武侯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想种地、而有一展抱负之心,否则怎么选这么个名山?就好像去钟南山隐居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隐士。
襄阳之所以渐渐被世人重视起来,正因它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水路有汉水连接大江,陆路则是两大山脉之间的节点。
这条南北通道,西边是荆山所在的大巴山脉、连绵千里;东边的绿林山,又是大别山的西麓!任何势力的军事发展、若不想翻越这两处广阔的崇山峻岭,那只好走襄阳了。
而晋军要从荆州南下、抵达大江流域,也只能走这条通道!
实际上通道的整片地域、可以区分为东西两种不同的地形,东路是平原、汉水流域;西面则是低山丘陵,正是相中地区,曾经的魏军、现在的晋军南进,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西路相中!
乃因汉水通往夏口、武昌,看似可以水陆并发,实则陆路越往南、越是多沼泽地,陆路十分难行;云梦泽就在汉水下游。而且吴军战船可以直接过来,军队粮道还容易遇到袭扰。
所以还是西侧的相中比较妥当!虽然是低山丘陵、不怎么平坦,但起码地形水文简单了不少;相中东侧,甚至还有一道南北延伸的小山脉、作为阻挡屏障,简直就是一条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