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兰这次也没有闲着,她把自己空间里的粮食全都放进家里,然后使用灵力把河渠里的水往空间里灌。

到了地头,又把水注入水桶里,一点一点洒。

因为大家都是成片成片的,每人负责自己那块,所以也没人注意到她的动作。

一天下来,钱淑兰就洒了五十个工分的地儿。

别人问起来的时候,钱淑兰就拿钱维汉从北京给她带的好东西说事儿。

除了一些军用物资,钱维汉还送了一点吃食给钱淑兰。这些东西,钱淑兰没有分给家人。

本来就是作戏的玩意,分给别人吃,还怎么做得下去?

“那罐头不仅味道很不错,吃多了,人浑身都是力气。你看我哥现在的力气也大的很。要不然,她一个老头子去炼钢我还真是不放心。”

众人也纷纷附和。

自从,钱维汉从北京回来,的确变了许多。以前那头发是半白的,现在已经全黑了。甚至比年青人的还要黑亮。

要不是那张脸没怎么改变,大家还以为他是返老还童了。

钱淑兰也有变化,头发是变成全黑。

果然是北京带回来的好东西。大家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钱淑兰。

钱淑兰接着又道,“哎,要不是那玩意太贵,我就让我哥多买些带回来了。我们家老大和老三去炼钢铁,我是真不放心。就怕他们身上没力气,再拖累进度,耽误咱们国家的大事儿。”

柳月琴接道,“三弟妹,你就放宽心吧。你家老大和老三都是长得人高马大的,说不定还能给你得个先进来呢。”

钱淑兰摆摆手,忙谦虚起来,“可不能这么说,他们就是小喽啰,哪有那个能耐得先进。我看,你家老大才是个能耐人,是个能吃苦的。”

无论哪个年代的母亲都喜欢自己的孩子被人夸。

柳月琴也不例外,听到钱淑兰的话,也谦虚起来。

第63章

此时的王守仁和王守义跟着钱明华几个干部正在朝半个月前才被临时搭建起来的炼钢基地。

他们的旁边是一群群民兵,和他们一样都是背着背包,扛着工具,不同的是他们手里多了些枪支。

前面一个民兵队长,每人发了一个小旗子,他高举红旗列队行进,“一、二、一,一二三四!”这是起头开始演唱。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一定来到!”威武雄壮,歌声嘹亮。

他们这一路,食堂都是走到哪扎在哪儿,吃完就走。

一直走了两个小时才到了炼钢基地。

四周很空旷,王守仁之前驾着马车带钱淑兰走过好几回,经过王子湾这边的。所以认得这里。

但是,显然这里已经大变样了。

原本的万木葱茏的道路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土高炉。

他们到了之后,立刻就有人过来招呼他们,“你们是王家村生产大队的吧?我是刘红军,是负责你带你们炼钢的组长,以后就由我来给你们安排工作。先带你们去棚子那边,咱们要抓紧时间。听说三江县那边已经开始炼铁了。咱们也得抓紧,可不能落后他们。”

火急火燎地,丝毫没有停歇。

到了棚子那边,发现这真的是棚子。用简易的三角架,中间伸根木头,上面用草帘子盖着。

空间仅够容纳一个人的,要是腿长一点,估计腿还得露在外面。

放下背包之后,刘红军就开始给大家安排活计,“我们是第十组,主要负责61至66这6个高炉,你们别把找错了地儿。你们三个负责运煤炭过来,你们三人负责去拿原料过来,还有你们三人负责拉风箱烧火,你们三个负责土高炉的安全问题。。。”

王守义和王守仁因为站得比较近,被分配到同一组,负责烧高炉。

这天天待在高炉底下,吸进去的物质是最多了。

两人都开始拿起了他娘特地让他们带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