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前,钱淑兰把五块钱交给孙大琴让她记下来。
孙大琴接过钱,又开始抹眼泪。
吃完饭,钱淑兰便让钱明华召集全体社员开会。
钱明华心里一个咯噔,惊讶地张着嘴,“小姑,你真的办成了?”
钱淑兰翻了个白眼,感情他对她这么没信心呢!钱明华激动地直搓手。直到钱淑兰把价格告诉他的时候,钱明华傻眼了,一把抓住钱淑兰的手,“小姑,你咋办到的?你不会是卖到黑市了吧?”
钱淑兰无语,“你想到哪去了,我是跟百货大楼经理签的协议。”说着把那个采购单拿给他看。
钱明华这才放下心了。他们是生产队,属于集体。之前为了补粮食的亏空才不得不把鸡蛋卖到黑市,但这风险是很大的。又没有票据,上面要是来查账绝对一查一个准儿。
每年队里编的筐子都是一大收入。这个必须要有票才行。现在看到这个采购单,上面盖着红色的印章心里可算是踏实下来了。
不过这价格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居然比他们现在卖的贵一倍。
“小姑,你太厉害了!”钱明华是真的很佩服。
虽然钱淑兰对他的夸赞很受用,但嘴里还是要谦虚几句的。
“你找村子里手艺比较好的过来登记吧。一共1000个藤筐,我们要4天完成。”
钱明华立刻答应,这事交给他就行。村子里谁的手艺好他可是门清的。
很快全队召开会议,召集手艺最好的三百个人过来编筐子。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被选,也有一家出了三四个的,比如说老王家,个个都是能手。
编好的筐子钱淑兰拿些颜料在上面写字。因为颜料有限,自然不能像她发的那些广告扇一样把全部地址都写上。而是只写了“王家村”三个字。
她写字的时候还会把藤筐检查一下。这次编筐子依旧是按量记工分的形式。她写字儿也有十个工分,不仅如此,她还因为给队里谋福利奖励了一千个工分。如果按去年的工分值来算这就是25块钱了。把大家都羡慕坏了。
一开始大家还会对她说酸话,说钱明华这个生产大队长也开始寻私了。四天后,大汽车停在大马路上,省城的百货大楼,采购科的科长带着工人过来搬东西,付了三千六百八十块钱之后,大家全都沸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