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心动,纷纷把当初偷藏下来的红薯拿过来,让钱明华帮着卖掉。

冷风袭来,钱淑兰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棉袄,她抬头看了一眼屋檐下的冰锥子,又瞅了一眼两人身上穿的单薄衣裳,给两人建议,“我看你们不如多买些回去。离过年还有十几天呢。冰天雪地的,你们也不好过来。”

孙保财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又多要了三十斤,一共五十斤,花了二十五块钱。他们生产队不像王家村还能分到钱。

现在他们生产队不仅发不出来钱,还倒欠国家公粮呢。估计以后也没钱了,这不到一百块钱的存款,他们得省着点花。

两人背着红薯一前一后出了王家村。因为刚下了一场雪,路面有些滑。两人连马车也没有坐,直接就是步行来了。

孙大琴从屋里出来,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婆婆,十分好奇,“娘,你不怪他们吗?”

钱淑兰收回视线,有些奇怪地看着她,“我们家跟你父母上次不是已经两清了吗?一直记仇什么的,我的心眼还没那么小。再说了红薯卖给谁不是卖。”好吧,她承认最后一点才是关键。

孙大琴呆呆地看着婆婆的背影。

也是!婆婆从来没有在她爹娘那受过委屈,婆婆怎么可能会把她爹娘放在心上呢。她刚才在屋里还担心他们又吵起来,真是瞎操心了。她叹了口气回了家。

很快,李春花的爹娘也登门了。

他们一开始想耍赖讹粮食的,可钱淑兰哪里是肯吃亏的主。直接把两人骂得狗血淋头。

两人羞得满脸通红,才不得不掏钱也买了五十斤红薯回去。

没过两天,周雪梅的娘也带着两个儿子上门了。

钱淑兰依旧是带他们到钱明华家买红薯。

曹大花还偷偷去养猪厂看过周三里,回来的时候,红着眼眶抹着眼泪,握着钱淑兰的手,一个劲儿地朝她道谢。

这也就是有亲家和女儿女婿时常照顾,老周才能吃得那么好,这要是换成别的村,肯定早就饿死了。

钱淑兰对曹大花还挺有好感,听对方这么说摆摆手,“你也别这么客气。老周在我们养猪场也帮了不少忙的。都是他自己劳动所得。”

曹大花知道她是在宽慰自己,大恩不言谢,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好好报答亲家。

曹大花又去看望两个外孙子。因为他们家现在成份不好,担心连累闺女,所以根本不敢过来看望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