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兰看着他们手忙脚乱地端菜上桌。脸色微微沉了沉。

“下次再迟到,你们就把自留地翻一遍。”

孙大琴擦着额头上的汗点头应了,只要让她吃饭干啥都行。

听到这话的正康和正国却是眉头紧皱。如果之前对他娘的话还是半信半疑,那现在就是肯定了。

他奶真得对他们没有特别照顾了。

这种认知顿时让他们感觉天塌地陷。

孙大琴很快认识到,她不紧紧要三天做回饭这么简单,她还要跟着李春花和周雪梅一起下地挣工分。她想拒绝,可婆婆一个眼刀子丢过来,她立刻不吱声了。

一想到以后都要过这样的日子,孙大琴就有些不情愿。

不过,她也算比较幸运了。因为要砍树,准备的饭菜量大,所以今天的晚饭不用她来烧。

吃完早饭,王守礼就去县城报道了。

只剩下王守仁、王守义两兄弟一起到坡上砍树。这块山坡其实就是河堤。这条河算是比较宽的,有三十米。直通水库,每年需要浇地的时候,水库就会放水。

因为树根可以固定土壤不让斜坡坍塌,所以河堤两边都种了树。

这些树都有些年头了,是建国前,王家村原来的大地主王广福种的。土改之后,王广福被枪毙。他的儿子和孙子都被送进劳改农场。

王广福的田地连同坡树一起被划分给王家村生产大队,作为集体财产。

这树已经有二三十年了,全都是笔直的杨树,虽然这种材料很一般,可有总比以后没有的要强。

钱淑兰专挑粗的砍。

为了方便,钱淑兰连王丹娜结婚要给她准备的二十八条腿和正康结婚时要打的三十六条腿也一起批了。

这一批就是十五棵树。

现在盖房子,房顶就需要很多木板,还有大梁也需要木材。

老大,老三和钱明华一起到山上伐木,还带着一些关系好的本家兄弟一起帮忙。

工具都是队里现成的。

树放倒之后,钱淑兰又让下工回来的儿媳去把砍下来的树枝拖回来。孩子们也都过去帮忙。

钱淑兰倒是没去,她在家烧些好菜招待这些过来帮忙的人。王丹娜帮她烧火,洗菜,蒸馍馍。

让钱淑兰比较惊奇的是,王丹娜的手脚很麻利,一看就是做惯的。

等两人烧好饭菜之后,已经是晚上了。

中午那顿他们没有回来吃,因为山坡有点远,吃个饭来回折腾有点不值当。所以他们都自带馍馍。

因为帮忙都是只管一顿饭的,所以也没人说嘴。

到了晚上,走在路上的王守泉一个劲儿地跟钱明华嘀咕。

他也是被钱明华叫过来帮忙的。

王守泉是王家村的支部书记,和钱淑兰一家也算是近亲。

他是钱淑兰男人王立勇的大哥王立威最小的儿子。今年三十二岁和钱明华同岁。

因为原身跟王守泉的娘(大嫂)早些年有些疙瘩,所以王守泉对他三婶一点好感也没有,平时见到也只是面儿情,喊上一声三婶子,交情那是一丁点也没有。

这次他能过来帮忙,纯粹是钱明华叫过来的。

王守仁两兄弟看到堂哥(堂弟)过来,还都有些惊讶。他们两家已经十几年没有来往了。

王守泉能过来,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十个壮劳力全都坐在堂屋那张大圆桌。

看着钱淑兰指挥三个儿媳妇端着饭菜过来,全都咽唾沫。

就是已经吃过饭的正康几个也都眼巴巴的瞅着。

钱淑兰怕他们闹腾,早就喂过他们了,只是菜的份量没有桌上那么多罢了。

只是,她显然低估了肉的力量。

钱淑兰把之前原身晒的腊肉全都切了,烧了腊肉炖土豆和腊肉白菜炖粉丝。

又从队里的鱼塘里取了两尾鱼,烧了个红烧鱼。

剩下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