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1 / 2)

那些个丹药,是他翻着书册自行琢磨出来的,在乡里民间,也曾帮着不少人“重振雄风”。尔后蓄了胡子穿了道袍,做出仙风道骨的样子,慢慢又有人替他修了道观。

被引荐入宫时,他也曾犹豫过,可“国师”这个名头诱惑力太大了,何况还有数不尽的锦衣玉食,任他差遣的童子童女。他一面害怕担心,一面舍不下荣华富贵。

而今……

国师被打入天牢的时候,芸妃也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她惨笑着,选择了悬梁自尽。

明诚帝念着多年夫妻,对外宣称芸妃病势,终究还是保全了娘家人,以及二皇子的小命。

无论有没有存着谋害当朝太子的心,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二皇子这一系,算是就此断了前程了。

朝堂上的风云莫测,难免牵连到后宫,一段时日里,各宫的妃嫔,宫女,宫人们,都是小心翼翼的做事,生怕一不小心多说句话,就能惹祸上身。

案子忙得告一段落,魏清辰总算得了点空闲,抽//身去了寿康宫。

宫殿里几个婢女各自安静的做着事,见到魏世子进来,不约而同的曲身,行了礼。

魏清辰摆摆手,独自走进了皇外祖母的寝宫。

楚明熙坐在一只绣墩上,正替刘太后诊着脉,芳姑姑站在侧旁不远处,担忧的看着。

魏清辰放轻了脚步走上前,楚明熙已察觉到她的到来,收了手,再将刘太后的手,缓缓的搁到被子里。

尔后她站起身,先往芳姑姑笑了笑,“白日里不必撂下床帘子,好通通气。只是要着紧些,也不可让皇外祖母凉着了。”

芳姑姑点头应下。

魏清辰走到床榻边,静静的瞧了皇外祖母好一会,才随着楚明熙,走到了外殿。

“皇外祖母……”魏清辰略为艰涩的道:“可还好吗。”

这段时日以来,楚明熙时常宿在宫里,与大长公主一道,为刘太后侍疾。她疲倦的揉了揉眉心,并不隐瞒的回道:“恐怕……不是很好。”

太医院每日都有当值太医前来会诊,可刘太后时睡时醒,便是在醒来时,也不大认得人了。

魏清辰垂下眼睫,低低的,“嗯”了一声。

楚明熙不知当如何,才能安慰到。

略顿了片刻,她走上前,轻轻的握住了魏清辰的手。

第157章 别闹啊

一百五十七章别闹啊

料峭春寒,整个三月似乎下了无穷无尽的雨,东耀国的百姓们都说,这是上天在为皇家哭泣。

太子薨逝,二皇子就番,三皇子流放。后宫里刘太后病重,嘉妃“打入冷宫”后离世,芸妃悬梁,对外的说法与嘉妃一般,皆是“重病难返”。

紧接着皇后忧思过度,数次哭晕过去,渐渐犯了眼疾,明诚帝只得令邱贵妃协理六宫。邱贵妃略做了推辞,才“勉为其难”的接下了重任。

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宫廷里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宫各院噤若寒蝉,就连朝堂之上,都成了风声鹤唳。

“咳咳咳。咳咳咳。。”明诚帝眉头紧皱,捂着胸口咳嗽。

一众太医诚惶诚恐的磕头,“陛下,求陛下保重龙体啊。。”

保重龙体。呵。这句话他都听腻了。

不怪太医们心惊,实在是这一阵子以来,陛下的龙颜日渐憔悴,眼泡浮肿白发丛生,竟似生生衰老了七八岁,怎能不让人忧心。

如今储位空悬,尚在京城的三位皇子各有各的才干,廉亲王背后有邺国公支持,容亲王背后同样有世家大族呀。至于六皇子,年纪还小尚未成婚立府,自然也还未封王,但圣心难测,谁也不敢妄自揣度。

大臣们各怀心思,只是谁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提立储的事,就怕一个不慎,反被持不同政见的人寻了错处去。

日光一寸一寸的走着,直到了四月初,连绵的细雨总算停歇下来,万物生长,碧蓝的天空跟水洗似的透亮。

邱贵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