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公府的车队,浩浩荡荡行驶在去往郢州的大路上,三百府兵前后开路,中间最为华丽的马车是大长公主的车架,次一辆车子里,是魏清辰和楚明熙。
离开京城已好几日了,路上无聊,魏清辰挨着楚明熙说了许多粘乎乎的话。但母上大人的车架就在前头,到底不敢过于放肆了。
这天两个人正说着郢州大城中的景色,忽听外边响起了不寻常的动静,楚明熙与魏清辰互望一眼,便看她撩起了车帘子。
几骑快马,疾驰而来,护送车队的府兵见着是宫里内官的服饰,具都自觉的避开了道路。
一个传旨太监带着两个护旨侍卫,飞奔过来,领头的喊道:“县主!靖宁县主!!”
车队慢慢停靠在路边,魏清辰推开车门,微蹙着眉,跳下了马车,楚明熙跟随其后,被她抱扶着下来,一同站在了车前。
“靖宁县主!”幸好车队走的慢,传旨太监好不容易追赶上来,长出一口气,手持圣旨,高声唱喏道:“陛下有旨!魏清辰接旨!”
众人都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大长公主都一齐走了过来,听说是圣旨,三百府兵齐齐下马,在郊野荒蛮中跪了一地。
“陛下有旨!今褫夺靖宁县主之名号,特令魏清辰承袭靖远候之位,加封定北大将军,即刻北赴焦郁府,统领定北三军,讨伐北宸凶逆。望卿勤之勉之,不付朕托。钦此。”
跪在魏清辰身边的大长公主殿下和楚明熙都有些怔然,离开京城才几日,陛下怎么会突然改变的主意?
传旨太监一面宣读完圣旨,一面神情激动的望住魏清辰:“侯爷,接旨吧!”
第195章 贼与寇
一百九十五章贼与寇
魏清辰给这突如其来的圣旨砸得懵了一下,旋即眼睛都亮了起来,她仰起头,眼里星光灿烂,是少年人的意气与璀璨。
然而也只是在这短短一瞬间,她忽然意识到什么,眉心微微一蹙,恭敬的接过圣旨,便问道:“敢问公公,可是北境出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传旨太监没料到新晋的靖远候如此敏锐,一时间惊讶和佩服都写在了脸上。
“侯爷。”他叹了口气,用略带遗憾的语气说道:“贵府魏承先将军殉国,兵部罗阳将军,于潜参将,也在北域相继战死。战报送抵京城时,北宸国大军已攻下焦郁府,直指内城了。”
魏清辰脸色微变,咬了咬牙,到底稳住了。
传旨太监又道:“据闻南翎国趁机作乱,邺国公身中流矢,为防南翎与北宸相互勾结使我东耀腹背受敌,太子殿下在陛下跟前立了军令状,这道圣旨,就是太子殿下向陛下求来的。”
“太子?”魏清辰挑了挑眉,随即又了然,多半是五表哥容亲王。
果然,传旨太监说道:“陛下下旨立五皇子为太子,临出宫门时,太子殿下嘱咐杂家给侯爷带一句话。北境全域六州兵马,任凭侯爷差遣!”
护送圣旨前来的侍卫走上前来,双手呈上一只包袱,魏清辰打开细看,只见一章巍峨帅印,正静静的置于木匣之中。
“圣旨已发往北境六州,侯爷凭此帅印,可调动六州兵马!愿侯爷,披荆斩棘,马到功成!”
陛下的圣旨,是要求即刻前往北境赴任,那便是一日都耽搁不得。郢州之行搁浅,且焦郁府失守,北宸敌军势必进入内城,靠近潜龙江的郢州早非安全之地。魏清辰思忖片刻,求请大长公主和楚明熙一道先回京城。
彼此都心知,魏清辰此去北境,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番情境,大长公主不欲叫她担心,便点头应允了下来。
初春料峭的清风拂过城郊牧野的山林草木,带来侧侧轻寒。
一袭素色衣裙的楚明熙站在车辕之旁,从薏宁捧着的食盒里取出一只酒盏,寒风吹拂着她绣了银色百纹的裙摆,也同样勾勒着她流风回雪般曼妙的身姿。
她亲手斟了一盏琥珀酒浆,静望着魏清辰,眼神明亮,清澈坦然。
“祝大将军,旗开得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