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让人察觉。太守在位好些年,大家都是这般过来了。

赏花宴的前一日,丽县县丞家的邓夫人也乘车赶到了安易府,倒不是她这八品小官的家眷得人青眼,而是她与太守夫人包氏是表姐妹,虽说隔了两层,但既然搭得上关系,总要来亲近亲近不是?

每一年包氏宴请的荷花席她都来赴宴,每一年都没空手来。而她夫家虽然只是区区八品,有了安易府最掌权势的太守府做靠山,在县域里倒也从没人敢欺负了她。

太守府里正在为明日的宴席做准备,因着有往年惯例,下人们虽然忙碌,却不至混乱。家里主子为人严厉,到了这几日也会宽待些,毕竟,又到了收银子的时节了。

太守夫人正在看着下人们清点各家提前送来的礼物,小丫头来报说她那在丽县的表妹来了,她正想着找个人炫耀炫耀呢,也就捂嘴一笑,说声“快请”。

邓夫人也一样带了礼物,进到府里先是奉承了一番,说太守夫人越发年轻美艳了,哥儿姐儿个个都是一表人才。

包氏比她还大着几岁,因着保养得好,确实比一般人家要显得年轻些。这时听了表妹的夸奖,心里难免自得,一面将堆在桌上的礼物拿了一两件来赏玩,一面随口道:“往年都带着邓姐儿一道来的,今年怎么不见?莫非是定了亲了?”说着把手里的珍珠项链塞到表妹手里:“那可真要和我说,我给她添装。”

邓夫人接着珍珠项链心中一喜,提到女儿又是一叹,实话实说的道:“前阵子她病了。请了几个郎中都不见好。还是听说咱们安易府里有个女大夫,很是了得,我打发了人亲自来接,一路送到丽县,才算把女儿的病看好了些,现在还在家里养着呢。”

“哦?”太守夫人听得这么一说,心中微微一动,“是哪个女大夫?我怎么不知道?”

恰在这时,又有一批礼物递了进来,太守的长子在外头接了礼物,先将礼单让媳妇拿进来给娘亲过目。

长媳温氏带着礼单进了正房,给婆母和表姨母请了安,包氏无可无不可的应了,接过礼单看了看。温氏很规矩的站在一旁,待婆母说可以了,才温顺的退了下去。

于是邓夫人又把温氏夸了一番,夸表姐治家有方。太守夫人哼了一声,往儿媳妇离开的方向扫了一眼,颇为不痛快的道:“论理她也算孝顺。只是一点,嫁过来一年多了,还是没动静。”

这话邓夫人不好接,只得赔笑着说要么去庙里拜一拜送子观音?

“早去拜过多少回了!”包氏还是很不乐意,想起方才没说完的话,顺着手里的礼单,道:“你方才说安易府里有个很了得的女大夫?”

“啊?”邓夫人愣了下,忙又点头,自觉能推荐个好大夫,是于几方都有益处的事,“对。在御药堂。听说姓楚,也是我一个亲戚我一个舅母给我说的,那楚大夫治了好些个疑难病症,人家都抬着匾额送到御药堂,称她是活菩萨呢。”

“哦?安易府出了这样的能人,我竟不知道。”包氏高兴的点了点头,她是呼风唤雨惯了的,立即唤来一个丫头:“去!派个小厮到御药堂请一个女大夫过来,姓楚。”

邓夫人见她这番做派,又是一愣,赶忙道:“听我家老爷说那仿佛也是富贵人家的亲眷,不是出来挂牌行医的。夫人看是不是郑重些好?”

包氏哈哈大笑,洋洋得意的道:“在这安易府还没有我太守府请不来的人!”

邓夫人一想也是,就不再说了,转开话头,说谁谁家送来的古董呀,可真是好看,那一幅字画一看就是真迹啊,太守夫人您真有福气!

太守府占着全安易府最好的地段,御药堂打开门做生意的,自然也不能离得太远,所以虽说是将近酉时才出的府,天黑前那小厮也赶得回来了。

听说主人家在用晚膳,丫头不敢上来自讨没趣,直到阖府都起了灯,太守夫人招待着几个先到的自家姐妹媳妇在偏厅喝茶,小丫头才慢慢挨了上去,低声回道:“去请大夫的人已经回来了。楚大夫说……说不来。”

“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