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们都送过去,咱们出工也安心些。”

看了眼儿子女儿,严丽红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咱什么都别说了,回去给孩子们收拾衣服,明天早点送去,别耽误回来出工。”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苏大强就带着四个儿子,四个儿媳妇,把家里的几个孩子都送去了公社。

起的太早,孩子们在路上还睡着,到了公社才醒,只有涛涛是自己走路,其他不是被抱着就是背在身上。

到了苏如住的地方,天才蒙蒙亮,知道她这里没床铺,苏家四个儿子把背上背着的两张小架子床放了下来。

几下子就给搭好了,三个儿媳妇开始铺床。这边见哥哥嫂子们来了,苏如赶紧让她老妈做饭。

为了方便快捷,还是煮面条。空间的家里面条买的挺多,前世她一个人住,网购什么都是论箱来的。

她买就买一次,吃就吃好久,实在是太忙了,没时间一直上网买东西。

王雪娇也知道儿子儿媳妇们一会儿要回去出工,她了这里,老二儿媳妇在坐月子,不可能给他们做早饭。

吃了回去也好,省的饿着肚子干活。苏如则是暗搓搓地把空间里的面条和肉蛋都拿了出来,一会儿让哥哥们带回去。

她的空间有无限续杯的功能,东西拿完了会自动补给。把孩子们接来家里,一个是放心不下,还有一个是可以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小孩子正在长身体,营养要跟上,不然就会长成豆芽菜一般,瞧着黄不拉几,干瘪瘦弱。

她不喜欢那样的孩子,她喜欢瞧着水灵灵,壮实可爱的。

煮面很快,没多久就做好了,苏如还让她老妈卧了十个鸡蛋,让哥哥嫂子们好好吃一顿,孩子们的一会儿再做。

王雪娇舍不得,想说什么,就听女儿在她耳朵边小小声嘀咕:“妈!咱家的吃食你不用担心,有的吃就吃,我一会儿去供销社买点,加上‘他’给点,足够了。”

女儿说的那个“他”是谁,王雪娇心里门清,想想也是,女儿有人帮助,不愁吃喝,她也就不心疼了。

面条是煮好了,可惜没有这么多的碗筷,苏如急的没办法,假装出去借。在外头转悠了一会儿,走到没人的地方,把家里的碗筷都拿了出来。

抱了一大摞,都是后世的样式,好在家里人的心思都在面条上,碗筷是不是有是异样,没谁去关注。

“小如!你这是不过了,把面条都煮了我们吃,你和妈吃什么?”马小兰感觉小姑子是也太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