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就没喊她,在一旁站着看,站的累了就坐下来等。
苏如也没发现她来了,一直在给病人做检查,询问病情,记录在案,之后写处方,开药。叮嘱注意事项。
每一分钟都不耽误,哪怕到了中午下班的时间,还有一位病人没看完。苏奶奶瞧着,也是替她累得慌。
这都什么医院?也太不把人当回事了,怎么就这么多病人呢?就不能给别的医生分一分吗?瞧隔壁那位妇科医生就没这么多病人,一共就看了三位。苏医生这边倒好,一个上午看了十二位病人。
这是看人下菜碟,欺负孩子外地来的,多给她病号?老太太坐不住了,就去边上找人,打算好好问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是苏医生的医术好,大家不愿意找那边上的医生看。
被问的人告诉老太太:“那位郭医生不行,上次我下面痒的厉害,找她看了两回,药也吃了,水也挂了,花了不少钱,就好了两天。
药一停,马上就开始复发。苏医生不一样,她没给开吃的药,也没给我挂水,就开了点洗的药,一个晚上就好了。
此后我就认准了她,不管啥毛病,找她就对了。奶奶!您要看妇科也得找她,找旁人没有那么好使。”
边上一个女人凑过来,压低了声音:“苏医生是人民医院妇科的金招牌,连主任都不如她。”
苏奶奶点点头,笑着道:“我知道苏医生厉害,就是专门来找她的。她都这么厉害了,为什么还是个坐班医生?为什么没升个副主任啥的?”
那位被问的人脸色一暗,略为打抱不平:“听说苏医生是海城那边调来的,估计是上头没什么熟人,想升没那么快。我看苏医生这人心态很好,每日都在认认真真地工作,升不升的根本没放在心上。”
凑过来那位撇撇嘴:“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看着吧!迟早得升上去。”
这话老太太爱听,笑眯了两眼:“你这同志说的没错,苏医生的确有真本事。”
看苏如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老太太也不跟两位闲聊了,赶紧去了她的门诊室。
苏如连头都没抬,低头在写着什么,以为是病号,开口就问:“哪儿不舒服?”
“苏医生!是我!”苏奶奶和蔼地跟苏如打招呼,怕她不记得自己了,还提了一嘴,“我从十三里农场回来了,听你爸说你在这里上班,特意来看看你。”
十三里农场?好久没听到这个名称了,苏如抬起头,惊喜地喊了声:“苏奶奶!您怎么过来了?”
看她还记得自己,老太太高兴的很:“记着呢?还以为你忘了呢?”
“哪能呀!您一说十三里农场我就想起来了。”苏如赶紧起身给老太太倒了杯水,“奶奶!谢谢您大老远地来看我,苏爷爷还好吗?”
“好!好着呢。”老太太把自己带来的篮子递给苏如,“以前在农场吃了你那么多东西,奶奶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随便拿了点儿过来,别嫌弃啊!”
苏如笑着接过:“不嫌弃!不嫌弃!长者赐,不可辞,我就收下了。奶奶!已经中午了,我请您去我们食堂吃饭吧?”
“好啊!”
老太太也不推辞,就跟自己家孩子一般随意,她今天来是带着任务的,不管能不能完成,先跟孩子混个脸熟。
苏如脱下身上的白大褂,洗了手,拿了饭菜票,饭盒,领着老太太去了食堂。她们来的晚,食堂里吃饭的人已经不多了。
要了一个红烧肉,一个清炒冬瓜,一个空心菜,一个老南瓜,再要了两份米饭。
一份三两,一份四两。
苏如自己吃三两的,把四两的给了老太太。
她也没客气,接过来就开始吃。按算起来,其实这是她们第二次见面,不知道为什么,两人都相处的很自然,像是时常处在一起的祖孙俩。
前世为了跟人谈生意,苏如什么人都能谈得来,跟苏奶奶也是一样,不动声色的跟她聊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