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着她慢慢地站起来,苏大强点了点头:“是呢,都是我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

“这么多?”王静茹伸着手指头数了数,越数越高兴,“十二个?”

王雪娇打来一盆水,拧了把毛巾递给她,示意她擦把脸,“我们家的确是十二个孩子,这里头有两个是顾老爷子的曾孙子曾孙女,我们家明远和明海不在。”

苏百荣瞧着一圈儿的孩子,嘴巴裂开都合不拢:“那俩孩子干什么去了?”

苏大强解答:“明海是厨师,在人民饭店忙着呢。明远是老三家的孩子,去火车站他妈的店里帮忙了。”

苏如也给苏大强打了一盆洗脸水过来,在外头跑了大半天,还激动了好一会儿,得好好洗个脸清醒清醒。

大家洗完脸,重新坐下,王雪娇去厨房张罗饭菜,一大家子还没吃晚饭呢,也不知道这刚认下的老公公婆婆有没有吃。

韩玉和苏如都进厨房帮忙,留下顾老爷子,苏大强跟他们坐在一起聊天。

王静茹的眼睛一直看着家里的孩子们,心里欢喜的不行。他们苏家人丁兴旺呀,原来儿子给她繁衍了这么多的子孙后代。

她得好好规划一下,往后就住在京都不走了,孩子们都在这里呢,她还回去做什么?老苏家的房子就给大哥大嫂住,她要赶紧再买一处宽敞的屋子,不然家里这么多娃不够住的。

心里有了希望,感觉活着都充满了干劲。

苏百荣也一样,越看苏大强越觉得这个儿子不错,他都听顾老爷子说了,儿子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有四个都来了京都,只有一个最小的孙子留在了老家,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没关系,他回来了,怎么着也得把人给弄回来。这是他们老苏家的孩子,不能分开,得住在一起。

四个孙子,十二个曾孙子曾孙女,他得赶紧去准备一套大房子。最大的曾孙长的跟他年轻的时候很像,看着温文尔雅的,听说很会读书,已经进了国家数学研究院。

要是出国去进修几年,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低。

瞧着几个孩子开始整理桌椅准备吃饭,他饶有兴趣。虽然肚子是饱的,那也可以再吃一点。

就这样,苏如和王雪娇喊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坐上了桌,严老爷子和严奶奶都被请了上去。

他们也都习惯了,顾一红和顾一凯不肯回严家去陪他们,整天都待在顾家,他们也差不多都在顾家蹭饭。

就苏如说的:“多您二老,也不过就多加一碗水的事,不用客气。”

想想也是,粮票制度已经取消了,米面油随便买卖,想吃多少买多少,没谁管控。他们老两口一天都吃不了一斤米,实在是家里七七八八的东西很多。

这个吃一点,那个尝一点,一整天的肚子都是饱的。年纪大了也不敢多吃,吃多了晚上消化不好,时常睡不着。

苏如让他们在顾家吃,他们也不客气。让严桦或者是儿媳妇给顾家多买点米面油啥的,顾家人也不客气,买了就接着,不会推三阻四。

两家人相处的就跟一家人一样,有啥说啥,有啥吃啥,不客气,不做作,更不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