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之前弘暄喋喋不休,厚脸皮赖在养心殿不肯走的样子,雍正头又有些痛了。
瞧着弘暄如今也是当阿玛的年纪,行事跟个孩子也没两样,明明跟弘晗就差了不到两岁,性子确是天差地别,连最小的弘暖都比他稳重。
还是被弘晗宠的太过了……
然雍正虽这么想,但知道弘暄在外还是很能端起来的, 便也没打算说什么。左右等长大就好了……
西北用兵,还算顺利。次年二月,边疆传来捷报,年羹尧大破罗卜藏丹津主力,平定青海。
皇上龙颜大悦,晋年羹尧为一等公。只年羹尧因着皇上的宠信,也是权势日盛,气势越发高涨,更是逐渐与怡亲王、隆科多交恶。
直至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回京汇报西北情况,矛盾越发凸显。
‘瞧他这张狂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上呢……老四真是没骨气,当时夺他权的气势咋没了,都让人踩脸上了,还一点反应没有……’瞅着拿腔作势的年羹尧,恂郡王心里很是不平。
此时大朝会刚过,年羹尧身边的簇拥者不知凡几,恂郡王实说服不了自己,这么一个人竟比他得用。
转头看见同病相怜的八哥,恂郡王立刻上前与之相携离去。
对此,早已入朝的弘晗几人自然也都看见了。
“三哥,你说皇阿玛知道了,会不会多想?”弘暄带着些事不关己的随意。
“未必。”皇阿玛被立为储君,顺利登基,这些曾经的对手也都不值一提,只看这些人认不认的清情况罢了。
十叔不就是个例子,在皇阿玛初登基时作妖,这不就被夺爵了。
前朝暗流涌动,却也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后宫因着孝期,更是毫无波澜。
只闲来无事,凭着零星片面的消息、弘晗几人的闲聊,江岁安身在承乾宫,也愈加发觉出皇上对年羹尧的不满。
接连的夺权、贬官,直至最后被赐死。
昔日权势煊赫的年羹尧骤然倒台,朝堂为之一清,皇权再次被巩固。
不提同样权势煊赫的隆科多是否心有不安,便是旁观的恂郡王几人,都不禁心里一凉。
上一瞬还甜甜蜜蜜,下一瞬就上了断头台,老四果真不是个好相与的……但这几人怎么想,已然大权在握的雍正才不会在乎,左不过是朝堂上再少几个人罢了。
不,他们都未必有出现在朝堂的机会。像是九贝子,自皇上登基,可是一直被冷置,始终未被启用。便是被皇上晋封为廉亲王的先帝第八子,也始终游离在朝堂边缘。
翊坤宫。
后宫再是不得干政,但年羹尧被赐死的消息不是秘密,淑贵妃心里的石头终是落了地。
自皇上登基,二哥越发不知收敛,他的一言一行,便是她身在后宫都有所耳闻,时时都让人胆战心惊。
只家中父亲年事已高,大哥不热衷仕途,竟是没人能约束的了二哥,如今这般下场,谁又能说什么,谁又敢说什么。
除了谢恩,也只能谢恩,谢皇上没牵连年家其余人等。
淑贵妃看着炕上熟睡的女儿,怔愣着,思绪杂乱。
主子都知道的消息,锦书几人身为贴身婢女自然不会不知道。但此刻看着娘娘神思不属,也不敢多说些什么,只能多注意些。
钟粹宫。
“执春,多注意些翊坤宫,莫要让人慢待了。”皇上怎么想的,皇后不知道,但前朝是前朝,后宫是后宫,在皇上心里,这个界限可分明着呢。
况且,年羹尧一支出事,年家其他人都没受太大牵连,又遑论宫里的贵妃。
“是,娘娘。”执春瞬间明白皇后娘娘的意思,这宫里的人最是捧高踩低,只娘娘治宫严谨,才显得一向平和。
若是不派人注意着,怕是立时就会有蠢货落井下石,到时还要带累娘娘。
第62章 再入圆明园
三年孝期已过,宫中氛围骤然一轻。自元年开始便被皇上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