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没什么事,不过人家送了几套春联,家里用不了那么多,就让我给您送过来。”
本来应该昨天晚上就送的,但是因为别的事情耽搁了,所以他一大早就跑了过来。
严飞从袋子里拿出一幅春联,又有几个折叠的灯笼。
安宁看着春联上的老虎有点眼熟:“这不是县城百货大楼卖的春联吗?”
当时她还因为这玩意骂过陈海,因为这玩意儿不仅花里胡哨的,价格还贵,太浪费了。
后来为了安抚陈海,就买了红纸,让对方给她写。
结果这陈海给他机会也不中用,硬笔字写得好,但软笔却不太行,写了好几幅都废了,她后来又去镇上买了幅便宜的。
严飞面色不改地答应道:“是啊,是镇上百货大楼卖的新货,听说是从对面拉来的。你也知道咱团长的身份,逢年过节总有人……”
严飞点到即止,没有说得太明白,但听到的人都懂是什么意思。
这可是一团之长,平日里想要跟他套近乎的人多了去了,就算他不收那些贵重的礼品,这些小礼物总有那种有巧思的人会送过来。
而且这么想的人还不止一个,你送一幅,我送一幅,这不就多出来了吗?
安宁主动帮严飞圆了理由。
原本她不觉得普通的对联有多丑,但当严飞把精美的加工品和镇上老大爷写的对联放在一起做比较,安宁还是默认了严飞帮忙贴对联的事。
她本来还想留严飞在这里吃个午饭,结果严飞帮她贴完对联,挂好灯笼,在门外打了个招呼就直接跑了,根本不给安宁留他的机会,就连安宁准备好给客人的花生、瓜子、糖果都没抓。
没过多久,安宁又迎来一个熟悉的人军邮员。
他这次带来的并不是陈海的书信,而是两大包东西。
安宁反复确认这些东西都是寄给自己的之后,这才疑惑地将其签收。
将其拆开,两大包东西放在最上面的都是一张信纸,一张来自跟丈夫去到新部队的唐秋巧,一张则是来自武定国。
来自唐秋巧的那封信十分简洁明了,这个傲娇的女人只在上面写了一句话,说这些东西是对安宁救了他儿子的谢礼,之后就再没别的了。
她才离开部队没多久,只怕是刚去到地方就把这些打包寄过来了,刚好赶在大年三十这天送到。
她寄来的包裹中装了很多东西,都是各种各样的干货,腊肉、香肠、菌类、海产类、甚至还有一根老山参,总之价格不菲。
包裹上并没有寄件人的信息,如果安宁不通过部队去寻找唐秋巧的联系方式,这只怕是她们之间最后的交集了。
不过唐秋巧毕竟是因为她而离开的,以后的日子里,她估计也不会愿意跟安宁有什么交集,不然每见到她一次,她都会想到自己做的蠢事,那可真是无地自容。
但她的骄傲又不允许她受到了安宁的恩惠却不报答,所以她才给她寄了这一大包东西。
至于武定国的那张信上,字迹娟秀,安宁怀疑是不是曹慧云帮他代笔的。
里边就是一些常见的年货,但价格照样不菲,写明了是对安宁上次帮他的感谢,并且再次对孙子和儿媳妇做的事表示道歉。
其实安宁猜得很对,这封信就是武定国念,让曹慧云写的。
那天他从部队的老下属那里了解到安宁的情况,扭头就把儿子拎了回去,借着这件事开了一场家庭会议。
而武副参谋长知道告诉妻子这些关于安宁的传言的人是乔珊珊后,终于忍不住,把部队中他听到的关于乔珊珊的情况说了出来,惹得武定国勃然大怒,险些当场去找李博文“聊聊”他那位好外甥女,但是被武副参谋长拦下。
虽然武定国消停了,但武副参谋长从父亲那里接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让他好好的去找李博文说道说道。
这件事让他非常头痛。
部队的习惯是公对公,私对私,他爹让他以副参谋长的身份约见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