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他将砚台上搁置的一支中书君递给青凝,而后倾身过来,握住了她持笔的手。

青凝身形僵了僵,可很快,便放软了身姿,她闻见他身上清淡的冷梅香气,默默垂下了眼睫。

崔凛看着她娇嫩的侧脸,忽而问了句:“这回不怕了?”

浓密的眼睫颤动几下:“怕也是怕的,只是今日素问表姐同我说,各人有各人的宿命,大抵,二哥哥也是我的宿命。”

崔凛一顿,没作声,只是握着她的手,在那一卷水墨画上署了“飘渺翁”三个字,行云流水,力透纸背。

“二哥哥的字果真极好。”青凝欣喜的搁下笔,微微转眸去看崔凛。

桃花眼朦胧又深情,微微上扬,笑盈盈的瞧他。

崔凛看着这样的陆青凝,乌黑的发,明艳的眸,娇嫩的唇,无一处不合心。他探究的目光还在她的脸上,却忽而伸手捏了下青凝白莹莹的耳垂。

青凝颤栗了一下,就见他从旁边的匣子里拿出一只双蝶花钿明珠耳铛,微微倾身:“合浦贡上来的南珠,前些年圣上赐的,前几日让云岩找出来,给你做了这副耳铛。”

似乎是试探性的,他比方才离她更近了,青凝微微仰头,看见他光洁的颈上,喉结微微滑动。

应是许久未戴,冰凉的触感穿过耳垂时有轻微的刺痛,青凝后腰抵在书岸上,微微颤栗了一下,可这一回,她没退也没躲,只是弯下了一截柔顺的颈。

果真像那凌霄花,乖顺又柔软,让人恨不得揉碎了那细腰,将她生吞活剥进腹中。

她说:“谢谢二哥哥,这耳铛我很喜欢。”

第43章 温热的唇落下来

那日青凝回来后, 崔凛又遣人送了几本字帖来,乃是王羲之《换鹅帖》的括本。

青凝欣然接了,除了时常临摹外, 也会偶尔拿去给崔凛瞧瞧。

有时得了崔凛指点,她便会在积微斋中临摹半日。

崔凛看公文, 青凝练字帖, 窗外是秋日虫鸣, 一声声拉长了窗内人影。

除了前几日的两次试探,崔凛再未有过逾越之举。有时过来敲敲桌子, 提醒青凝专注练字,往常清冷的一双眼, 会偶尔染上浅淡的笑意。

进了九月, 吴掌柜遣王怀来了一趟, 说是丽锦堂旁边的那间铺子盘下来了, 要青凝去瞧瞧。

那铺子原是前店后坊,二进二厢, 四周连廊围合成天井, 寓意“四水归堂”,吴掌柜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盘下来,里里外外已归置了一番。

青凝赶过去的时候,吴掌柜已在铺子里候着了。

他带青凝里里外外瞧了一遍:“还是娘子眼光好, 这铺子确实敞亮, 地段也是极好的,只是......”

吴掌柜声音低下去,担忧的瞧了一眼隔壁的丽锦堂。

青凝没说话, 走过去打开临街的窗户,左右打量了一眼

吴掌柜还欲在说, 却见一位郎君走了进来,头戴蹼头,病弱斯文的模样,身后跟了几位健壮家丁。

吴掌柜还以为是哪位误入的书生,忙道:“这铺子还未开业,郎君可去旁处看看。”

那郎君笑眯眯的:“无妨,我是旁边丽锦堂的少东家,卓家大郎-卓槿安,今日便是过来瞧瞧,是谁要在我们丽锦堂隔壁开布庄。”

吴掌柜吃了一惊,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那卓家大郎掩着帕子咳嗽了两声,依旧笑眯眯的看着吴掌柜:“便是你盘下了这铺子?”

吴掌柜挡在青凝面前,有心应下,却被青凝拨开手臂,从他身后走了出来:“是我让吴掌柜盘下来的,打算用这铺子开间布庄,郎君唤我一声陆娘子便可。”

卓槿安目光落在青凝身上,讶然的挑了挑眉。

他点点头,不紧不慢走进去,挑了张灯挂椅坐下:“陆娘子请坐,吴掌柜上一杯茶。”

青凝也走过去,在他一旁的灯挂椅上坐了,两人隔着一方小几:“这是我的铺子,自然该有我来招待卓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