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叶氏眼皮跳了跳,这才回过神来:“灵毓,你说的当真?”

“自然是真的,这些好东西,怎得偏偏给她?世子就是偏心!”崔灵毓瘪瘪嘴,抽泣了两声。

叶氏讶然抬眸,默了一瞬,嘱咐身边的婢子:“把六娘带下去擦擦脸上的泪痕,在这儿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女娘的体面还要不要了?”

崔灵毓听母亲如此说,这才止了抽泣,随着那婢子去了厢房。

叶氏端着茶盏,琢磨了半天,对柳嬷嬷道:“世子......世子会对陆青凝青眼有加?”

需知世子此人,往常瞧着对谁都温和有礼,可若你想走进一步,又最是冷清疏离,谁也进不了他的心。

叶氏是过来人,晓得若是男子对年轻的女娘生了偏爱,那多半是有了私心。

叶氏愈加心烦意乱,若是青凝抓住了世子这棵高枝,万一日后去世子房里做个妾氏,那她岂不是要撺掇着世子,将她姑母留给她的那份嫁妆讨回去?

柳嬷嬷自然晓得叶氏的心思,她给叶氏续了杯茶水:“夫人也不必多虑,世子这样的人,哪儿能真的瞧上陆家小娘。只你若是担心呢,不妨便把陆小娘早早儿嫁出去,省得她在这崔家生事端。”

叶氏低低冷哼了声,没回应。她先前儿千挑万选,选中了李远,为的就是不用给青凝备嫁妆。如今一时又去哪儿找合适的人选?

柳嬷嬷瞧叶氏神色,便又道:“我前几日出门,听说那丽锦堂的少东家正托人说媒,那卓家如今是京中最大的布匹商贩,也算得富甲一方。”

叶氏睨她:“你倒是挺会替青凝着想,给她找了个好夫家。”

柳嬷嬷笑一声:“确实是个好夫家,若是青凝能嫁过去,这卓家非但不要陪嫁,还会贴给夫人一大笔银子。”

叶氏蹙眉:“这是什么道理?”

柳嬷嬷便凑到叶氏耳边低语了几句,叶氏没作声,喝了盏茶,又去插了只梅瓶,这才站起来,对柳嬷嬷道:“随我去趟立雪堂。上回李远之事落了埋怨,如今青凝的婚事,最好也探一探老夫人的口风。”

第54章 臣服

一入了冬, 天短日长,也最易困乏。

第二日一早,青凝辰时末方起, 洗漱完就见鹊喜笑眯眯的走进来,手里还揣了个荷包。

“娘子, 你瞧。”

鹊喜将荷包的抽绳解开, 倒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金锞子来。

“哪儿来的金锞子?”青凝随口问了句。

鹊喜便喜滋滋道:“崔世子升官了!方才有小太监送了消息来, 说是今日圣上在大殿之上,擢升崔世子为正二品太子少师!消息一传回来, 崔老夫人端得高兴,给府上的下人都分了金银锞子呢, 连我也有份!”

今年冷的早, 北地一入了秋, 便渐渐水草枯竭, 牛羊多有冻死。玉门关以北的西域各国没了生存所需物资,便又蠢蠢欲动起来。甚而联合起来, 想要劫掠中原。

眼瞧着战事在即, 掌边关百万大军的崔侯爷却被扣在京中,玉门关便越发摇摇欲坠起来。

景昭帝焦头烂额,既想平息战事,可又想扣住崔侯爷收回他手中的兵权, 一时难两全。

好在这时候, 崔侯爷主动站出来,将虎符交了上去,说是自己年岁已长, 并不适宜再带兵,圣上拿了这虎符可自行选派人手, 统领边关大军。且自己多年来熟知西域地形,可作为军中谋士,同圣上选出的新统领一道回边关御敌。

如此一来,既削了崔侯爷的兵权,又能平息战事,正合了景昭帝的心。

景昭帝龙颜大悦,便又给了崔家一份赏赐,封了崔凛太子少师这个虚职,仍兼任督察院左都御史。

只是这些朝中的制衡之策,府中女眷们也知之甚少,只晓得崔凛升了官,二十出头的年纪,便已是正二品的大员,自是崔家的荣耀。

青凝闻言也是一愣,那人又升官了啊。

她默默喝了口清茶,自去窗前的榻上绘工细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