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一头雾水,“给果园写小说?这要怎么写?”
林满堂见女儿不懂,又讲得更细致一点,“就像菜名一样,有些菜名很容易就能让人记住,比如麻婆豆腐,东坡肉。为啥呢?因为这些菜跟人有关。许多人听到这样的菜名会想知道为啥叫这个名字。咱们家的嫁接水果要想出名,也得跟我联系到一块。”
总之不能像那双滑犁成全了别人,自己只捞了些田地。他们家现在最缺的就是名声,不是钱财,更不是土地。
李秀琴听了忍俊不禁,“满堂沙果?满堂李子?我咋听着这么别扭呢。”
林满堂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也不一定是我的名字,比如你们给我起个字,我以后就叫这个字。”
林晓懂了,“爹,你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啊。”
“这也是没办法。咱们想让上头知道我的嫁接法,就得尽可能将这事闹得全国皆知。”林满堂喜滋滋道,“如果你写的小说畅销,说不定也能卖到京城呢。我的名字会红遍整个良国。”
她爹对她总有种迷之自信,林晓叹了口气,“爹,你可真敢想啊,我都没写过小说。”
林满堂自信满满,“爹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
林晓真不知道她爹哪来的自信。她一个学理的,让她去搞打谷机都比写小说要容易吧?
不过看着她爹信任的眼神,她决定试一试。
接下来,林晓和林满堂白天听成先生讲课,晚上就窝在屋里写小说。
她打算先写大白话,然后再改成古代白话文。
她兴致勃勃写了三天,就将一篇五万字的短篇故事写完了,名字也很俗气叫《一个沙果引发的血案》。
林满堂通篇看完,有些不满意,“这里面怎么没有满堂沙果啊?”
林晓喜滋滋道,“我会在后面写个注释,说这沙果产自新陵县,以小庄村种的沙果最甜。”
林满堂听了还是不满意,“为什么不给沙果起个名字?”
“爹,您那样就太刻意了,等我书印出来,大家都知道我是你女儿,我夸你种的果树好,那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人家不会信的,还不如拿咱们村子说事儿。”
李秀琴觉得女儿说得不错,“你那样确实太刻意了。别人要是知道你俩的关系,以为女儿是滤镜,可能就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嫁接法这回事”。
这话倒也有道理,林满堂颇有些遗憾,“那成吧。”
第105章
林晓把故事讲给大丫和大利听, 他们也都觉得不错。
这故事充满趣味性,又沾了乡土气息,口味大众化, 一定能卖出去。
林晓越发自信, 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改成了古代白话文。
没事可干, 林晓就去大伯家找大丫玩。
因为家里挣到钱了,大伯家现在天天烧坑,几个孩子就窝在家玩投壶。
这是他们从阿寿家学的玩意儿。将壶放在地上, 他们坐在坑上,往壶里扔竹棒。
林晓进来时,就听到三个孩子激动地拍巴掌。
大丫输了, 二丫和大利便要弹她两个脑瓜蹦。看到林晓回来, 她赶紧往后退,试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晓晓?你来啦。”
林晓点头, 脱鞋上坑。
大丫奇了, “你不是在家写书吗?咋有空过来?”
“写好啦。”林晓捧着小脸,“但是我爹没时间带我去县城。我也不知道我写的好不好。”
林满堂要在家读书,时间宝贵,林晓不想打扰她爹。
大丫替她出主意, “我大哥天天去县衙当值, 不如让他帮你拿去问问吧?”
林晓眼睛一亮,拍着巴掌后知后觉反就过来,“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
她急急忙忙穿鞋,“我现在就回家拿。”
一溜烟冲出屋, 刚好看到刘翠花进来, 她打了声招呼就跑了。
刘翠花叫都叫不住, 手里端着一盘刚刚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