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
大皇子的声音回荡在太后宫中。响亮而愉悦,展示着少年人的精神气
“小声点,被皇帝知道又要说你失礼了。”贵妃起身笑道。
倚在榻上的太后则带着几分慈祥笑着摇头。
另一边还坐着好几个妃嫔,有两个年纪相仿的公主还有一个周岁左右的公主,见他过来纷纷问好说笑恭敬又热闹。
“失什么礼。又不是在前朝。”太后笑道,伸手招呼大皇子坐过来,“才十二岁,朝堂上一坐半日累了吧?”
又催着宫女取扇端饮子。
大皇子跪坐在太后身边,神情安然自得。
“不累,我才坐了半日怎么能喊累,父皇可是日日都要辛苦的。”他认真说道。
太后笑的更开心了。伸手抚着他的肩头连声称赞。
“还要去听讲吧。”她说道带着几分担心,“这么累可能歇息一日?”
“娘娘,一点都不累,而且先生讲的我已经背过了,不怕的。”大皇子大声说道,带着几分得意。
“四哥儿真聪慧。”一旁的妃嫔们纷纷夸赞。
大皇子脸上的笑意更浓。贵妃也是一副欣慰。
“晋安郡王和六哥儿还不回来吗?”
在这一片热闹中有个公主童声童气问道。
气氛顿时一沉。
旁边的妃嫔立刻知道孩子说错话了,忙伸手抱过公主。
“….是啊是啊,要是他们在也必然为大皇子的辛苦和聪慧高兴。”她忙说道。
其他妃嫔忙乱乱应是,又有人说起最近的新鲜事岔开话题,太后的神情到底几分恹恹。
大皇子再坐了一刻便起身告退了。妃嫔们也都着告退,太后宫里安静下来。
“玮哥儿带着六哥儿到哪里?”
太后幽幽问道。
“月前说离开衡山,听说肃州有个神医,如今应该是到了那边境内。”宫女忙低声答道。
太后伸出手掐算。
“都半年多了,这孩子怎么还不回来,那些什么神医,都是胡乱吹捧的,他还真当真…”她叹口气说道。
“郡王….还是不愿意放弃。”宫女低声说道。
太后再次叹口气,躺下闭上眼。
“早晚的事而已。”
宫女不敢答话放好帐帘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而这边贵妃则没好气的甩开帘子。
“刘妃是故意的吧?她就怕大家忘了那个傻子吧?”她说道,“每次高兴的时候都要提起来。”
宫女内侍低着头不敢说话。
“淑慧公主都那么大了,也该好好的让人教导了,她泥瓦匠人家出身,一天天跟着她厮混能学出什么好来。”贵妃恨恨说道,“将淑慧公主送到朱贤妃那里去,她诗书大家,教养的好。”
相比于太后的感伤,贵妃的不悦,大皇子的心情没有被影响,坐在书房里,准确又流畅的背出一片经文,听着老师的赞叹,他的脸上笑意绽开。
再没有对比了,再没有那可恶的舆图了,再没有没休没止的斥责了,所有的人都喜欢他讨好他,这才是他该有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真好。
没有了那个孩子,日子果然才是好的,而他也才是最好的。
“老师,我想温习一下前日的功课,还有几处不是很明白。”大皇子坐直身子,声音清朗的说道。
陈家郊外的宅子里,为了消暑这个月一家人都搬了过来。
“十八娘,十八娘。”
陈丹娘蹬蹬的跑进院子,过了年她也长高了一些,动作也更加的灵活,跑动起来已经不显得可笑,反而是蝴蝶飞舞般灵动。
陈十八娘院子里的仆妇丫头忙伸手搀扶。
“丹娘子。十八娘在习字,莫要吵。”她们低声说道。
陈丹娘哦了声带着几分遗憾。
“这么热的天,还写字干什么?祖父说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