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宜嘉情绪已然调整了许多,并且也已经换了崭新的行头。旗袍,加厚毛绒披肩,斑白的发丝整齐盘挽,插了把碧色的玉梳做装饰,简单中又带着难以被忽视的气质与涵养。
像曾经书香门第大家的女性,文雅却高贵,精神头十足。
她说:“双双最爱美了,我们去接双双回来,又是一件高兴事,当然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也会高兴的。”
当事人的母亲都这么说了,莺芝只好应下。
不过别人对这话是怎么想的莺芝并不知道,但崔梦语,显然是极其把莺芝的“漂漂亮亮”放在心上的。
一路上,她就跟忙碌的造型师一样,就根本没停过。
周宜嘉如今也有个七十来岁了,虽然精神一直很不错,保养得也很好,到底是老年人了,出行不便,行动小组特地给她备了房车作为本次行动主角之一的莺芝,当然也在这辆房车上。
而这一路走来,毛遂自荐充当莺芝随行助理的崔梦语那是实时上心,一会儿给她整衣服,一会儿给她梳头发的,还要挑选比较哪个耳饰发饰更好看。
周宜嘉非但不觉得有哪里不合适,还很配合,非常有心情地跟着挑选给出意见。
大冷的天,被这一老一少当个洋娃娃打扮着,莺芝都有点汗流浃背了。
真的只有她觉得此行的基调是很沉重的吗?
为什么她们都好像是要去郊游一样。
其他车上难道也是这种氛围吗?
是的,其他车。
此次出行,除了周宜嘉崔梦语等维护妇女权益机构的工作人员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同行者。
周文妤的爸爸,周兴学,做过很多年的老师,虽然现在人已经去世,但学生们都还在,并且有不少都回到了本地,为本地建设出力。
在周兴学逝世后,他们也都还和周宜嘉这位师娘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都会走动。
他们都知道恩师这么多年来心里最大的一根刺是什么,所以平时都有帮忙留意着周双双的下落。
眼下得了周宜嘉的消息,能放下工作调整时间的学生都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呼朋唤友地赶了过来,要为恩师和恩师的遗孀出一份力。
周宜嘉和周兴学不一样,并不是老师,她早年间在部队做事,是个小干部,他们家当年也是沾了她的缘故,得以在部队的大院儿里住着。
那时看着周双双长大的故人如今去的去,还在的也不被子女允许在大半夜出门颠簸了,但作为和双双一起长大的他们,却都还正在四五十岁的壮年。
如今有了周双双的消息,仍然有着联系的朋友们之间互相一合计,能过来的都来了,不能来的也都支使了更小的年轻一辈过来。
除此之外,周宜嘉等人还联络了平时有过交集的各路媒体,做报纸的、网络媒体的、写文章做公众号的等等等等,都在其中。
外地的来不及赶来,本地的却都很有劲头,马不停蹄调人抄带上家伙什就集合了,连带着部分并没有接到联络的,在看到莺芝的直播、得知同行们的举动后,也都一个个闻着味儿跟了上来。
大新闻呐,好素材啊,这可是绝佳的第一手资料!
无论他们抱着什么目的来讨论合作的,周宜嘉和莺芝都来者不拒。
越多人关注,越多人在,于他们的目的就越近。
数家媒体,多名学生,十来个故人及后代,再加上她们机构本身的工作人员们……
除了周宜嘉这位上了年纪的老者,其他基本全都是青壮年人士,且还都带着各自的设备等,组成了这个总数十多辆、从房车到中型汽车再到小型巴士等几乎没有任何两辆是相同的车队。
此趟出行,光看队伍,就已经足够吓人。
在心中捋了捋今天的队伍,以及接下来的流程,莺芝垂着眼,认真思考着还有哪里可以更完善。
崔梦语看着给莺芝刚换上的一对红珠耳坠,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以,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