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想,还是老思想。
从来没想到会有人肯把技术传授出去。
技术这种东西,不都是传男不传女。
传儿不传媳。
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吗?
这可是吃饭的手艺。
就像简洪亮,他会做木匠。却连他兄弟都不传,只带着两个儿子去做工。
简家的亲戚,没一个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对的。
这是大家约定成俗的事情。
杨大队长越想越多,直到杯子烫了他的手,他才惊觉。
把杯子放到桌子上。
“新亭……”他喊了一声新亭,却又不知要说什么。
“要是你闺女你儿媳妇想来学,可以来我家签个包教包会的合同……”方新亭把拟好的合同样本递给杨大队长看,“其他村的人想来学得交钱,咱们杏花岭的人,不收学费。”
一听到不收学费,杨大队长跳起来:“新亭你可不能这么傻?你让思齐把手艺教给别人,为啥不收费?”
本来就不是正经的培训班,是想利用这个避开雇佣两个人的政策。
说是学员,实际就是小工。
前期不发工资,还得收人家学费,真得很过意不去。
所以,只收外村的钱,自己村子就不收了。
但是方新亭不能这样说,他组织了一下语言:
“咱们杏花岭这么穷,我和思齐想帮杏花岭挣点钱。思来想去,我们也没有什么技术。正好思齐会做衣服,找几个心灵手巧的人跟着她学。”
“将来,不管是出去自己开个小店做个小摊,又或者是进厂做个工人,都是
一门吃饭的手艺。”
听到方新亭这么说,杨大队长的唇角哆嗦了一下,想说什么,又觉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要不是你上次提供了一条消息,咱们杏花岭的板栗还烂在地里只能喂牛羊呢……”杨大队长思索了一下,“咱杏花岭,比别的村少交一半的钱好了。”
“这件事情,我就做主了。”杨大队长得了这个消息,实在是坐不住了,“我现在就回杏花岭,和村里的人商量商量。”
将杨大队长送到办公室外面,方新亭转身。
正巧遇到要去上课的刘老师。
刘老师唇角哆嗦了一下,似乎是想打招呼,也似乎是不想打招呼。
方新亭转过身,把门关上。
刘老师的心,跟着门一起砰的一声,没着没落的在半空中悬着。
到了班级,他抬手在黑板上写题。
刚写了两行,有学生出声:“老师,这个前天讲过了。”
“今天再讲一遍,巩固巩固。”刘老师转过头,手指在粉笔头上一弹,粉笔头精准地落到那个学生脑门上。
学生哎哟一声,捂着额头。
“打开课本,打开课本。”刘老师用力拍黑板擦。
学生们低头打开课本。
下课后,班里的学生向外班的抱怨:“刘老师最近讲课颠三倒四,讲过的内容继续讲。”
外班的学生受到一班的感染,课间时间也拿着一本书看,心不在焉的问,“你们讲到哪里了?”
学生说了一下进度。
捧着书本看的学生愣了一下,翻了翻数学书:“这不是半个月前的课程吗?”
“半个月前?”学生愣住了,“你们进度这么快?”
“对呀,我们班比一班要慢上六个课时。”捧着书本看的学生指着他们今天的课程,“你瞧,这些题,我差不多都学会了。我们罗老师最近讲课特别易懂,简直太棒了,我发现我自己都有些喜欢数学了。”
学生怔了片刻,都差点哭了:“我爸妈一个月只能挣五六十块钱,一个学期一百多的学费……我要是啥也没学会,回去可怎么交待呀……”
从这里经过的沈校长停住脚步,喊住那个快哭的学生:“你们班学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