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校长看完之后,如同喝了陈年老酒般香醇:“继续向你约稿,让你做特邀撰稿人,不错!不错。”

“等回头你领了回执后,把汇款单回执给我,我要压在桌子上。”校长今天真是脸面大涨,开心至极。

“好。”方新亭又继续看关青华的信。

关青华的信比较厚,在信里附了她历年的教学经验。

来自首都重点高中的教学经验,是很值得学习的。

关青华的思路很超前,有很多是方新亭探索很久才弄明白的道理。

“我自愧不如!”方新亭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他不过是占了一个重生的便宜罢了。

前世这个时候,他还在为了工作和方觉民纠缠着,根本无暇教学生。

而关青华,已经能系统的总结出教育经验,并且惠及到学生了。

听到方新亭的轻叹,沈校长有些感慨。

方新亭已经很优秀了,却依旧谦虚。

“年轻真好,有一股子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勇气。”沈校长轻轻笑了。

地区三中三人组走出县一中的大门,一时间有些茫然。

小李乖巧的站在胡校长身后,一句话也不说。

胡校长想着方才在学校里的经历,回头问小李:“你说,那个方老师,真会请老头老太太去咱们校门口挂横幅吗?”

听到校长的关注点在这里而不是没带走顾向远,小李松了口气:“他敢!到时这件事情交给我,管保不出一点事。”

胡校长嗯了一声:“走吧,去汽车站买票,回地区。”

以后这个常青县,他再不来了。

再不来了!

方、新、亭!

他记着这个名字了。

放进小本本里,记一辈子。

第139章 段厂长请客

这句我知道你是谁,倒把方新亭给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地看着他:“是什么?”

“你就是那个在神州教育报上刊登过三篇文章的方新亭啊!”陆嘉曦直到这时才把眼前的方新亭和报纸上的方新亭联系在一起。

说到这里,陆嘉曦满眼羡慕:“真好。”

想起自己的遭遇。

如果他刊登文章也能像方新亭这样容易,该多好?

方新亭松了口气,还以为自己重生者的身份被看穿,“我听说陆老师在《组合论杂志》连着发表了数篇论文?”

陆嘉曦苦笑:“是发布了,不过我签了放弃稿费的文件。”

方新亭有些沉默。

陆嘉曦的英语完全靠自学,水平还不低。

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欣赏京剧,为提高英语水平,京剧唱片换成了英语唱片。

这样的大才,就这样埋没在民间。

直到死后才被发现才被追思,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活着,才更有价值。

方新亭想想就心痛,强笑了一下:“可惜我们不同路,我要回中南省,你要回包头……”

“是的,我得在首都转趟火车才可以。”陆嘉曦一提起包头,就有些迫不及待,“我耽误的时间不少了,得快些回去,学生们还等着我教呢。”

现在没有直达的火车,他需要先沿着京广线坐到京城,从京城登上京包线。

孤身一个人,又是这样不谙世事的书呆子。

方新亭是真不放心。

想了一想,去找段厂长。

段厂长当即拍胸脯:“我们也正好准备去首都找人看这份操作手册呢,干脆和你们一天走。等到了首都,我派人把他送到家里。”

段厂长是个细致人,有他帮着照顾,方新亭也就放心了:“以后段厂长有需要翻译的,只管寄给我,不要钱。”

“这怎么可以?”段厂长摇头,“一码归一码!”

方新亭笑着告辞:“那我就走了。”

“你这几天一直参加数学年会,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