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队长回到杏花岭,把简思齐要开设服装裁剪培训班的事情讲了一下。

听完杨大队长的话,会计张了张嘴,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

“思齐肯教手艺,这是好事!”杨大队长感慨无比,“一开始,新亭还说不收咱杏花岭的钱,你说这怎么可以?”

“这绝对不能行!”会计重重捶桌,“绝对不能行。”

“对嘛!我好说歹说,新亭才答应只收一半钱。”杨大队长舒心无比。

“新亭有了本事,不是自己发财,而是想着咱杏花岭……果然不愧是咱杏花岭出去的人。”

会计的脑子已经开始溜号了。

加上以前原有的那台缝纫机,方新亭家里现在是八台缝纫机和一台锁边机。

简思齐姑嫂三人,肯定得占三台吧?

剩下的五台,两个人轮换着学,满打满算也就是招十个学员。

学会做衣服,将来就是说媒找婆家,也是一个长处。

如果能支个小摊做衣服,就不用看婆家的脸。

会计站起来:“我回家一趟。”

“欸?话没说完呢。”杨大队长喊他。

“我回家和我老婆说一声,让我闺女去学。”会计话音未落,人已经跑得没影了。

杨大队长摇了摇头:“真是个炮筒子。”顶点小说

俩人的声音很高,很多在大队部附近的村民听到了。

村民们跑到杨大队长那里问究竟。

当听到简思齐要开培训班,教人学做裁缝的时候。

整个杏花岭炸了。

“不聊天了,我得赶紧回家把我闺女叫回来。”

“我得去找我儿媳妇。”

“我去找我孙女……”

“男的能不能学啊?”

第170章 你们听说了吗?一中的考试题丢了

农民的想法,是很朴实的。

只要能吃饱穿暖,再有点小钱花。

就很满足。

自从简思齐开始在村里收毛衣,就等于给村民们创造了一个业余收入。顶点小说

现在又开始招收人用机器打毛衣,虽然一件给一块,但是考虑到一天能织不少件,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报名的人非常多,差点把方家的门槛给挤破。

简思齐又招收了十名学习编织毛衣的学员,进行培训。

几天后,大家就由生手变得慢慢熟练,可以开始打毛衣了。

简思齐让杨娅妮做毛衣小组的小组长,每月多给十块钱的管理费。

等于算是把毛衣小组交给了杨娅妮管理。

杨娅妮是杨大队长的小闺女,大家都很信服她。

只不过这样一来,房子就确实不够用了。

现在何美玲睡的那间屋子也放满了机器,白天在那里工作,晚上让何美玲休息。

老宅子的地基已经打好,开始给红砖浇水阴水。

等砖阴透,开始正式盖房子。

春节前房子就能盖好。

很快,百货大楼邀请大嫂二嫂进驻的消息,也传到了杏花岭。

大家议论纷纷。

“咱农民也能进百货大楼里面卖东西了?”

“大冬天的站在外面卖衣服实在是太冷了。”

百货大楼给大嫂二嫂准备的柜台,摆在过道里,任何遮挡都没有。

每个月,这个巴掌大的位置要付给百货大楼二百块钱的租金。

在这个月收入普遍只有几十元的时代,二百块钱的租金,可称得上天价了。

简思齐二话不说,立刻让大嫂二嫂把柜台给租了。

大嫂二嫂干脆不要柜台,只找了几个能坐人的衣箱子,把衣服塞到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