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都是笑话,老的被贬,小的死皮赖脸想要买个才子名头,不提他不提他!”
一番奚落之后,几人又开始闲谈起来,言语内外无非是把之前绞尽脑汁偶然拿到的几句得意之作拿出来让众人赏析一番,若是得了好评,便假惺惺谦虚两句,若是得了真话,脸上也就多半有些挂不住匆匆告辞,一直到台上的青楼红牌换成了苏苏姑娘最大的竞争对手,几人才被一道突兀响起的声音吸引去了心神。
“杨岢杨公子,为水月姑娘赠诗一首!”
诗会的才子很多,赠诗的不在少数,要想唱名,要么是有才名在身,要么就得花钱,听到那熟悉的名字,众人自然知道人群里脸色潮红擦着额头油汗的杨岢用了哪种手段。
不过片刻的沉寂之后,倒是有不少士子笑了出来,连台上那位正在抚琴的水月姑娘脸色也变得有些奇怪。
杨岢?赠诗?
作为某个因为政治事件被贬到江南的前礼部尚书的独子,杨岢在苏州出名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十足的草包。
不止毫无才学,蠢笨如猪,还一门心思想往苏州才子圈里凑,不过以往这姓杨的多少有点自知之明,如今竟然学起旁人在诗会上赠起诗来了...
“哈哈哈,姓杨的居然会写诗?”
“快快快,快些念出来让我等看看,杨公子有什么惊世之作出世!”
“不行,等会儿再念!莫要让我笑岔了气...”
一时间嘲笑声此起彼伏,台下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人群里的杨岢脸色变了变,攥紧了袖子里的拳头,却没有理会周围人的嘲弄,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张送往台上的宣纸。
那张纸笺辗转几手,终于是到了诗台中央一位老者的手中,那老者想必也是知道杨岢的,轻轻摇头之后,便想着冲杨岢父亲的身份,今日也多半要违心说几句场面话把气氛圆一圆才是。
然而只是粗略一扫纸笺内容,他便皱紧了眉头,指尖轻弹,口中念念有词,几次之后,他的眉头舒展开来,意味深长地扫了杨岢一眼,将纸笺递给了一旁的另一位大儒。
“呵呵,依老夫之见,今日这诗会魁首,怕是有着落了...”
第九章 真值
纸笺在高台众人手中依次传递,能做诗会主评,自然是江南地界德高望重的大儒或者年事已高从朝堂退下来的官员,就算诗词笔力不高,但鉴赏的功夫是怎么也不会差的。
往日诗会,就算出了上佳的诗词,高台上的气氛也显得轻松,众人笑谈一番,便请某位士子到高台上勉励两句,而当这张薄薄的纸笺掠过眼前,众人便出奇地一致沉默下来。
这里是诗会的中心,一举一动都被所有人看在眼里,古怪的气氛便像是瘟疫一般蔓延开去。
连舞台上表演的青楼女子们,也不由对这边的动静产生好奇,放慢了抚琴的手往这边看来。
至于被吸引过来的士子,就更多了。
“陈公他们...难道是出了佳作?”
“何等佳作才能让十几位主评都拿捏不定?我刚才听见些动静,多半是那姓杨的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主评们又顾忌他爹脸面,不好明说。”
“也是...”
自然也有心急的士子已经高声发问:“陈翁,可是诗作有什么问题?岂可独自赏析,不如念出来让众人评点一番?”
老者手指在桌面轻弹,见台上众人也已看过纸笺,便笑道:“嗯...是得念上一念,抬头五字,浣溪沙,端午,下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念到这里,他停了停,却没有继续念下去,环视一圈,台下的议论交谈声果然淡了下去,刚才还朝着杨岢方向投去揶揄目光的士子们,只是一个个眉头紧蹙,重品着这寥寥几句。
过了半晌,才有人开口:“浣溪沙...唐教坊司曲词牌?”
“该是,”又有人接,“以唐人韩??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