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偶尔也会有点后悔,之前应该多了解一些他才是--毕竟是名义上的夫妻,不管再怎么抗拒逃避,成亲是已经定了的事实,李明珠已经是顾怀的妻子,这会是她以后得人生里最常被人提起的身份。

虽说是一时情急,才会答应这场荒唐的入赘,但过去了这么一段时间,有些该想明白的,也渐渐想明白了,同时慢慢懂得了当初老夫人的那句话--有些事情,就该早一点说清楚,不然总会生出些是非。

不管是明确地告诉他,以后只能像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一样生活,然后在旁人面前应付过去;还是像朋友一样,不至于做到相看两厌--一切都总该去做才对,之前那样忙着生意逃着出门,把那个书生忘在李府边缘的小楼里,以至于现在他出了事,自己的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这总归是不对的。

只要他能回来...

李明珠默默地想着,却没注意到有家仆快步跑过了月亮门。

“小姐,小姐!姑爷找着了!”

那家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丝毫没管一旁小侍女亮起来的眼神,只顾着对李明珠说着:

“姑爷是被人送到城门口来的,是家镖行!那镖头说,过灵岩山脚的时候,见到姑爷一身是血地坐在路边,还以为是劫道的歹人,当时就想放箭...”

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扯远了,那家仆猛地给了自己一巴掌:“然后他们一问,姑爷说了句苏州城就晕了过去,那帮子人还讲点道义,把姑爷送到了城门口,看了布告才知道姑爷是李府的人,遣人送了过来...应该已经快到大门口了!”

微微怔住的李明珠慢慢站起身子,想要说点什么,那边的小侍女却已经消失不见了,再一转头,只在花园尽头处看见一片衣角。

她笑了笑,也朝着李府正门快步走去。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难道真的是上天显灵?

第二十七章 过去的阴影

命案发生的两天后,那栋木屋旁多了许多凌乱的脚印。

不是什么复杂的案子,苏州城李家的赘婿被蟊贼绑了,然后脱困反杀几人,拖着重伤的身子下了山,遇见好心人被送回了苏州。

简单而又直接,就像官府的推官去李府询问那个书生时,那个书生的表情一样,那么的理所当然。

但所有人看向那个书生的眼神都像见了鬼--因为那是六条人命。

这个年头的读书人,让他去杀鸡都不一定能握紧刀子,更何况是杀人?

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了解这个案子的人都这般想。

这一点对于还在木屋旁逗留的两个捕快来说尤为强烈。

仔仔细细地将赤脚的脚印从凌乱的痕迹里辨别出来,老捕快蹲在台阶旁边,又抬头看了眼已经开始发黑的大片血迹:

“你跟着我多久了?”

“快七年了,师傅。”

“见过多少害命的歹人?”

年纪轻些的捕快笑了起来:“那可真是太多了…没个一千也有八百。”

老捕快点点头:“是挺多,但这么狠的,估计没几个。”

他指了指那片血迹:“屋子烧了,他说他那几个蟊贼捆得不严实,让他逃了出来,然后趁他们睡觉割了他们喉咙―你信不信这个故事?”

年轻捕快视线跟随着老捕快的手指,轻轻摇头:“不信。”

“仵作那边,我去问过了,”老捕快点起旱烟,眼睛微眯,“真正被火烧死的,只有一个。”

“那岂不是…”

“剩下五个,都死在他手里。”

想起那道单薄瘦弱的青衫身影,年轻捕快有些发冷:“怎么可能?”

“我也觉得不可能,这年头的读书人,读了书明了事理,终究会有股子迂腐气,只有极少极少的读书人,骨子里会有一股狠意,平日里讲礼义廉耻,发起狠来杀人也都下得去手,而且会比那些杀人杀惯了的更狠。”

老捕快在鞋底磕了磕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