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归结于第一批雇佣的工人的宣传,这两天苏州城内很多人都知道了,有那么一间铺子,不问出身无论男女,只要去了就管一顿饭,通过了培训正式开工就能每天拿工钱,这对于外边遍地战乱导致跑到苏州城越来越多的流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于是这下子连布告的费用都省了,每天天不亮,就有大片大片的人到那片荒地等待,等到那间仓库的大门打开,衣衫褴褛的流民们拼了命地往前挤,伸出手想要抓住那位管事的衣角。

“老板,老板,还招人吗?”

“贵人,我不要工钱!只要管饭就能干活...”

“谁他娘的踩我脚?”

“东家我上有八十老娘下有十岁闺女,求您开恩...”

然而对比起庞大的流民数量,每日招工的份额却少得可怜,通过了培训的人自然可以直接上工,若是有人没来,或者仓库里多出了工位,才会有新的招工名额,多数时间那位面相凶恶的管事在清点人数后,若是发现缺人,便会随意在人群中一指。

被指到的流民自然欣喜若狂,没被选上的往往一脸灰暗,久而久之流民们也发现这位管事选人并没有什么规律,往往只是看谁挤得比较靠前,于是这几天以来睡在仓库门口的流民越来越多,往野草堆里扔块石头都能砸醒一片。

这一幕落在早起上工的李老二眼里,便变成了对自己先见之明的庆幸。

他走过被木栏隔开的通道,在众多流民羡慕的目光中走进仓库,领到了一张号牌,脚步轻快地走向自己的工位。

作为最早来到这个仓库的一批工人之一,李老二虽然不认识字,之前也只种过地,但靠着干活不要命的精神,成功被提拔成了某种没有正式任命的小头头,如今他手底下管着七八个工人,其中就有他的闺女小翠。

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果自家闺女没有看到那张布告,也许自己现在还在满大街问那些铺子招不招工;如果那天自己没有跟着小翠一起来看看,也许自己现在就是外面那些流民中的一员。

再看看现在,手底下管着人,每天工厂都管中午饭,还会按着今天的业绩发钱,比起那些为富不仁的商贾,这间工厂的东家简直就是活菩萨。

刺耳的鸣钟声响了起来,这是开工的信号,偌大的仓库内,百来台纺机几乎同一时间开始了运转,李老二朝着自己身后的几个工人点点头,熟练地将一旁木筐里的蚕丝抱到桌上。

能到这里来工作,自己真是交了八辈子好运!

挥洒着汗水,他幸福地想道。

第九十章 浪潮

“工厂的工人,现在有一百来个,但城内十来家木匠铺铁匠铺都接了订单,半个月内,织机和工人的数量应该都能翻个几番。”

吵闹的仓库内,压下了满脸凶相的王五正带着几个商贾站在上方参观。

“王管事,‘工人’、‘工厂’这些称呼都是谁定下的?”

“是东家定下的,”王五摸摸自己的光头,“而且说到底也就是个称呼...你们乐意叫啥都行。”

“那出货量呢?”

“这便要着重对各位说一说了,”王五神色郑重下来,“刚开业这些日子,我们接的多半是些小商户的单,一家小商户的库存,一到两天时间便可以处理完,如果换成是各位这种大商行...估计也不超过五天。”

他指了指下面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百来台织机井然有序地并排放着,小工推着木筐四处送着蚕丝,忙得连汗都顾不上擦的工人用极快的速度操作着织机:“如诸位所见,虽然我们工厂现在还处在起步期,但初步估计,只要能增加到五百位工人,整个苏州三分之一的绣娘,都可以不用再雇了。”

今日被邀来参观的几位商贾,虽不如屹立在顶端几十年的李钱王三家,但也不是什么小商行能比的,只是从眼前这个魁梧汉子口中听到的数字,还是让他们震撼加茫然了片刻。

多少年了,苏州织造依托于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