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又用一句“你的心意最重要”驱散了李明煦心头的乌云,让他重新开朗起来。
虽然他不太聪明,但胜在真心,她还是很爱护这个小弟的。
还有他找人写的这篇影评凌穗岁跳过仿写他语气的部分,直奔有用的内容。
让她看看,小李为了赢过其他人,到底找人写了什么东西。
第326章 影评:对凝视的反击答案(看作话)
【《屠龙者》的剧情线比较简单, 把传统走向的故事颠覆式改编也是好莱坞的另一种套路。但如果仅此而已,这部电影就只是一部爆米花爽片,很难撑起两个多小时的叙事体量。
它的成功之处, 就在于没有把角色进行单纯的善恶颠倒。各种“反xx”的作品,本质上是把坏人换成好人,好人变成坏人,只是对调观众代入的立场和金手指, 对故事内核毫无创新。
而在《屠龙者》中,莫妮卡显然不是一个能用“好”或“坏”标签去定义的角色。
冒险者对她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幻术的影响,而电影中关于幻术的设定非常有趣。莫妮卡在和骑士的谈话中提及,她只是满足了他的想象。
顺着这个逻辑,如果她不曾为任何人编织幻境,只是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那在这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影片中, 这两部分莫妮卡的形象是需要分开去看的。
电影中男性角色对她产生的幻想,其实非常符合结构主义叙事研究中的四种女性形象,即地母、荡/妇、女巫和牺牲者。
地母代表母性、秩序与守护,荡/妇则是女性魅力与淫/乱,女巫象征着智慧、非理性和破坏, 牺牲者是纯洁无辜和悲剧性的代名词。[1]
如果一一对照, 就会发现莫妮卡的出场是标准的牺牲者形象。她为镇民报信, 为冒险者引路,弱不禁风的她随时都可能倒在屠龙之路上。如果她真的死了, 那她以性命铸就的悲剧, 将激发勇士们一往无前的力量和决心。
这样的设定听起来很耳熟, 实际上它也经常被运用到各类影视作品中。上述四个分类,基本可以概括男性视角作品下的所有女角色形象, 在《屠龙者》中,这也是冒险者们对莫妮卡的一切幻想。
他们希望她是完美的牺牲者,最好成为一个玻璃罩子里的标本,才能永远保持她的纯洁无瑕。她应该纯真、美好,时刻保持着为他们奉献所有的觉悟,她是祭品,而他们是享受信徒的供奉与狂热崇拜的神明;
他们还希望她承担母职,像妈妈那样包容、谅解他们的所有过错,温柔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要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关怀他们,为这些还没断奶的冒险者提供精神母乳,全身心地围着他们打转;
精神慰藉和情绪价值并不是他们想从莫妮卡身上得到的全部,当他们产生性需求时,她也要主动勾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