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
这一路跑出来磕碰在岩壁上,大腿胳膊都有种闷痛,大概是出淤青了,但这都不算什么。
现在他们面前摆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进去和返回走的明明应该是同一条路,最后却从不同的洞口出来了?
严宥安绕着石壁重新打量了一遍这些标记着符号的石洞。然后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给这些洞窟做了简单的编号:
死亡/终点:A
河/水:B
星:C
未知洞口1(舒乔父母进入):D
未知洞口2: E
标记完后,严宥安又按照洞口所在的位置在纸上简单画了一副位置图。他盯着纸上围成一个圈的几个点,提出了新的想法:“我们是不是要按照某个顺序把这些洞口都走过一遍才能离开这里?”
任子宁闻言,凑过来看了眼严宥安画的图,似乎有些明白了,问说:“有点像一笔画的解法?那起点是哪里?最后的图案是什么?”
因为这五个点呈圆形分布,真要是什么起点、图案都没有规定的话,直接连起来画个圆就好了。
严宥安想了想,先把B和D连了起来,代表他们刚刚由「河/水」洞口进入却从舒乔父母最初选择的洞口出来。
“B进D出,那从D进去会是在哪里个洞口出来呢?”
短暂的沉默后,舒乔突然开口,说:“可以肯定不是B。”
不要回头。
这四个字在脑海中反复出现,舒乔突然想到一点这个警告不可能是父亲第一次进入D洞穴留下的,因为他没有这么做的道理。
能说出「不要回头」的前提必然是回过头,并且遇到了危险。
那么他父亲可能是在某次折返的时候又回到了D洞口。
假如每个洞穴走过后再折返的路线是固定的比如,进入'河/水'后再折返永远会从这个舒乔父母进过的门出来那要想在返回的时候走D洞口后的通道,只能是先从B进入。
而父亲既然会在出来后选择进B,那就说明D洞口折返后连接的大概率不是B。
舒乔把这个推测跟其他人解释了一遍,严宥安沉默不语地算了会儿,说:“合理,因为洞口的数量是单数,而我们的目的不是像一笔画那样连上所有的点。按照这个机制,不走回头路的话,当我们按正确顺序进入最后一个石洞的时候,所有的洞口其实都已经进过一遍了,那时候我们再折返大概会通过一条全新的道路,抵达某个新的地方。”
严宥安说完,低头看着自己画在纸上的简易位置图好一会儿。眼下最大的麻烦是,他们的已知条件不够,没法光靠纯粹的演算推测出正确顺序。但贸然再进入石洞的风险同样很大。
他望着那条连接B和D的线,若有所思地拿起笔,在D到A、C、E之间各画了三条线。紧接着他停顿了一下,突然翻开新的一页重新把五个点又画了一次,重新连接。
伴随着五个代表洞口的点被黑线相连,纸上逐渐出现的是一个有些怪异的图案,或者说,符号。
这个符号舒乔见过。
它曾经出现在父母的牛皮日记本里,也出现在石碑上。在刘岚清的研究中,它被标注为「神/起源」。
这应该就是正确的顺序。
“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一旁的谢愉开口,“如果这个顺序是对的,那我们第一步已经错了。你们觉得会有'重置系统'这个选项吗?”
舒乔闻言,视线落到了中央的石台上。
这个石台不可能无缘无故在这里,还带有人形凹痕。
第101章. 目的地
石台的冰凉透过身上那件仅剩的薄薄单衣贴上后背,那个凹槽似乎比想象的还要光滑,恰好能够让身体产生一种陷进去的错觉,也使得凉意在皮肤上蔓延的同时像是把他完全包裹起来似的。
关于谁上这个石台,他们自然少不了一番争论。舒乔提出他去的时候,严宥安首先表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