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0 / 34)

是来自法国的纪录片导演安格,以拍摄人文纪录片闻名。他看过你统筹的几部纪录片,就让我牵线搭桥介绍你们认识,希望能够有机会合作。” 在等菜时,Joshua 简短介绍着在他身旁男人的身份。 安格看过她的几部作品。用尽溢美之词,极力夸赞宋幸的工作能力,倒把她夸得心虚,像是踩在云端晕乎乎的。 又是话题一转:“我最近计划拍摄一部人文纪录片,不知您是否有兴趣和我合作。” “不妨一说。” 安格说,众所周知金三角作为三国接壤地带,毒品和枪支泛滥,令人闻风丧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里的社会文化,很少有人了解在那样的环境下,人们如何生长和居住。 安格曾经在那住了两周,和他们同吃同住,切身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日常。 “在那些制毒的村落里,小孩很少有接受教育的资格。他们从小就接触毒品,因为毒品带来的暴利,许多人加入当地的匪团,替毒品团伙放哨站岗,也有的负责运送毒品。当然,他们自己也吸毒,有些年纪轻轻还在壮年时期就染上各种传染病,最后丧命在这。在这些村落里,没有人种植水稻,良田用于种植罂粟。一家老小都在为毒品奔波卖命。却只收获到少之又少的报酬,几乎每家每户都是这样。” “我希望能拍摄一部纪录片,唤起社会对这一情况的重视,在法国儿童权益非常受重视,这些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应该得到保护,或许我个人的力量十分微薄,但 Cynthia 你也是这一行业的从业者,你也知道纪录片存在的意义,不是吗?” 讲述到最后,安格有些语无伦次,或许这样的话他和很多人说过,却被人笑话成理想主义者。因为金三角地区的危险性不亚于虎穴,而大部分纪录片拍摄更多聚焦于社会热潮,因为这样得到的目光更多,也能盈利更多。对于这种危险且吃力不讨好的题材不屑一顾。 他只乞求宋幸能不当场拒绝他。 宋幸无奈地耸耸肩:“你知道,我不能自作主张,没办法当场给你答案。我需要回去问问公司的意见,不过我也很期望和你能有合作。” 饭局快结束时,宋幸拿起包,和安格道过别,临走前,听见安格叫住她。 “听说当年阿尔卑斯山的纪录片拍摄完后,你以个人名义捐助十万用于保护当地濒临动物。我很欣赏也很佩服你,所以才来碰碰运气。” 宋幸停住脚步,夕阳斜照,餐厅里弥漫着橙黄的暖光,将食物也渲染了一层灿烂的光彩。 那位男青年和煦地笑着,周围的景色太美好,让宋幸生出错觉,认为他从见面时就紧蹙的眉宇也一起舒展开来。 “你别觉得他是个奇怪的人。安格之所以执着于这件事,是因为他弟弟是一名国际刑警,几年前死于一场枪战,就是发生在金三角。他因为筹备这部纪录片,得罪了不少人,当地毒枭也视他为眼中钉。Cynthia,作为你的朋友,我劝你慎重考虑,也许你会遇到危险。” 很少见 Joshua 有这么严肃的一面,宋幸点点头:“我会的。” 送她到入住的公寓,两人在门口分别。 “Cynthia 小姐,这里有人等您,说是您的朋友。” 刚踏进门,公寓的管理员就迎了上来。宋幸一头雾水,她的朋友从来不会不请自来。 正疑惑到底是谁,只听见滚轮摩擦着地板,有人正走向她。 宋幸紧张地攥着手,像是早有预感。 “宋幸。” 崔敬衫紧紧握着行李箱的手把,喉结上下滚了滚。 他不确定宋幸是否想要见到他,可是他已经硬着头皮来到这里。 正惴惴不安地等待她开口,只觉得一阵残风刮来,宋幸已经抓着他的手腕朝里走,崔敬衫差点来不及拿他的箱子。 也没问她带他去哪,崔敬衫温顺地跟着她走。两人乘了电梯上到六楼。 在闷热的车厢里,崔敬衫清了清嗓子:“那个…” 宋幸低头噼里啪啦打着字。 她和 Allison 打过招呼,说她带了一个男人回家,并询问她是否介意。 “当然不介意,祝你有个美好的夜晚。我还在朋友家,今晚就不回去了。” 还和她说,在她抽屉下面有个秘密武器,必要时候可以用上。 看到这里,宋幸的脸已烧得滚烫。热意蔓延到脖颈。 宋幸知道她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利用,绝不白费她的牺牲。 哗啦啦的一串声响,宋幸找出钥匙开了门,推了他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