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公主轻声询问,“怎么了?这般慌乱。”

那嬷嬷屈膝,将头垂了下去,回话道,“回公主,静秋没了……”

永嘉公主听得一愣,待回过神来后,便问,“前几日不还好好的,怎么会没了?”

永嘉作为公主下降卫国公府,当时是从宫里带了许多嬷嬷、仆妇与宫女的。陆家为表对她的尊重,也送来了不少丫鬟婆子。但后来与陆勤心生罅隙后,她便还是更习惯用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人。这么些年过去,那些跟着出宫的老人,出府养老的养老,嫁人的嫁人,真正还留下的,其实也不算很多了。

静秋便是其中一个,从前负责给她梳发,嫁人后也还留在府里,做了管事娘子。

嬷嬷道,“说是急病没的。走得突然,大夫都来不及施针抓药。”

永嘉沉默下来,良久轻轻地道,“我知道了。她的后事,你派人去和她家里商量商量,尽量多给些补偿。日后倘遇了什么难处,能帮的,也尽量帮一把。”

嬷嬷应下,又安慰了永嘉公主几句,才退下去。等出了屋,这嬷嬷却没立即去做事,而是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才从后门出了玉霞观,一暗卫从树后出来,上前与她说话。

嬷嬷定了定神,才道,“长公主没有生疑。”

暗卫闻言颔首要走,嬷嬷却迟疑地叫住了他,小心翼翼地问,“你、你们打算如何处置静秋?”

此番跟着来玉霞观的,都是公主的心腹。嬷嬷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不争不吵、行事沉稳的静秋,竟然会被查出身上有毒药。公主待她们一贯宽厚,静秋当年成亲时,公主怜她没有父母,还准备了嫁妆,让她出面给静秋送嫁。

如果不是暗卫查出来,那毒药也生生摆在眼前,她怎么也不会信的,更不会帮他们隐瞒公主。

暗卫却没有同她多说,只道,“她还活着。”

说罢,便钻入了林间,踪迹隐匿不见了。

第192章 我妻子亲手给我戴上,……

宣府,旷野北风呼啸,穿过成片的白杨林,裹挟着寒气而来。

这里是军队临时驻扎的地方,白日里刚经过一场鏖战,伙夫们点起篝火,引风吹火,火势很快就很旺了,与头顶深蓝夜空挂着的弯月,交相辉映。木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米粥煮沸后的浓郁香气,也缓缓在驻地弥漫开来。

陆则带人去查看伤亡情况。数月前,他带兵来到宣府,从父亲手中接过居庸关和土木堡等要塞,还有辽东起兵的藩王。朝中曾想过招降,但藩王似乎是认定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斩杀了前去招降的文官,自立为王。

招降无用,唯一的法子,就是打了。

这一场仗,打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长、也要难。但幸好,在陆则的“提前预言”下,卫国公已经暗中做了准备,没有像前世那样,被蒙古、瓦剌、藩王三方同时起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是以命换命的打法。这一次,他们至少还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

陆则离京前,以极其强势的态度,向内阁提了要求。兵部、户部主管粮草供给的,都是他安排的人,后方粮草源源不断、及时的送来,再加上父子二人对敌作战的经验丰富,随着冰雪消融,本来属于蒙古瓦剌的优势也慢慢地不复存在了。

藩王起兵,纵然声势浩大,七王作乱,朝中也一度人心惶惶,但养尊处优了几代的藩王,虽有野心,但论打仗,却比不过纵横沙场几十年的卫国公。父子二人夹击藩王军队于紫荆关,甚至不必歼灭所有敌人,取了藩王首级后,剩下的士兵便都归降了。

最危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陆则回到营帐,军中大夫来给他包扎伤口。这几个月,几乎每天不是在行军的路上,就是在战场上,虎口刚好又被震裂,几乎一直是血肉模糊的模样。烈酒倾倒在伤口上,血水被冲刷干净,边沿裂开的皮肉泛着白,陆则没有吭声,任由大夫替他包扎好。

大夫起身收拾药箱。陆则的亲兵撩了营帐帘子进来,手中端了烹煮好的肉干和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