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2 / 3)

乡地来到士族处境更为糟糕的齐国,不过,齐国提供借力插手,他们为他们的利益斗在一处,混乱起来,对齐国利大于弊。

江乐山的字迹出现在消息最后,提到了东荆收留的外逃佃户人数增多的情况。在高层打架的时候,中高层不舍得利益,底层却在伺机而动寻找自己的出路。

楚国的混乱能持续多久,薛瑜不能确定,但他掌握了权柄,就算收拢一部分人心后势力缩水,这样的楚国更值得人警惕。

谢宴清约莫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忠实拥趸,在外界环境尚平稳的时候清理本国内务,但等到向南的兵力返回,开战不远,必是强敌。

“谢夙杀的人里也有谢家附庸,站队的家族里却是王氏附庸更多,你们觉得,这几家有什么特殊之处?谢夙能许出去什么好处?”薛瑜捏了捏鼻梁,将信纸上的七大家族名字一字排开,新选到薛瑜身边的文臣们正在飞快向上增添相关家族的信息。

谢宴清对自家下手堪称狠绝,有他的三个要求在,这些新的站队家族,有大有小,绝不仅仅是寻求庇护和谢家分出去些田地税赋就能填满的胃口。

薛瑜一时猜不透,谢宴清是拿出了什么,才让一部分士族明明看到了一些人的反抗,却也愿意连赋税这种大利都让出去。

她在脑中过了几遍先前得到的楚国动向,忽地一顿,“对了,回去带一句话,让乐山扣一个人,问问这次的事情与他有没有关联。”

谢宴清掌权,提前跑过来东荆的谢宝彦,不管目的是什么,都十分可疑。说不准,他就是一个传声筒。

薛瑜放低了声音,“另外,上次军报里,宇文部带下面的部落春季迁徙,应该也要经过这附近。陈关,你跟着先回去,向北放出消息,大力鼓吹石勒部心向汉学,促成了榷场和和平,要是有机会,再提一提石勒都烈之前的事。若猛将军不同意调动草原人手,允你借调荆北。顺便,看看去楚国的人回来了没有。”

楚国搞起大动作,北部必受牵连,原本计划里能运转半年左右的榷场能不能开起来都难说,不如先一步利用这件事,推动草原混乱。能打出一两天时间差,也就够布局了。

薛瑜不觉得那些为了夺位置能打出兄弟脑浆的家伙,愿意看着石勒都烈这个奇兵突起的部落统领出彩。石勒都烈过去杀了宇文家三王子并带兵进大都,当初大多数人或许在意的只是成王败寇,但现在他的名声起来了,再小的一件事,都经不起翻来覆去地想和分析,更何况是本就有些令人指摘的事呢?

石勒都烈修习汉学,偏偏做过了叛逆的事。

王子们或许之前想的是拉拢这把好刀,但要是在他们眼里刀有了别的心思呢?

与其等着草原带兵南下,不如先让他们自己闹起来。从太平道的事情来看,楚国布局不止一两年,齐国底子薄、起步追赶得晚,先拉动南北两方,在混乱动作中,才好看清或打破过往的布局。

陈关应诺出去,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灯火整夜未熄。

324. 东荆诸事 为什么她这次会担忧了许多?……

驿馆本就离东荆不远, 翌日出发时略加快了速度,到入夜时,出来迎接的薛猛与江乐山等人已经接到了薛瑜一行。

路上薛瑜吩咐下去让人维持住前几天的状态, 控制住了消息传播, 昨夜的传信给队伍里的大多数人并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变化不大, 将石勒都烈平安送进东荆城的驿馆,修整一夜, 后日送他们离开东荆。

不管是恶客还是佳客,使臣队伍离开的时间不好由薛瑜带着人来定,但可以略作引导,在提出了参观白露商街来方便提前参考榷场的交往这个建议后,又争取到一天时间。

再多, 可能节外生枝,再少, 草原上消息的布置就有些不完善, 一天刚刚好。

薛瑜回来自然是要住在王府的, 讲客人周到安排下去,带人离开了东荆驿馆。一行人离开后,金帐汗国的使臣队伍里石勒都烈没说什么,反倒是金副使被人揪着询问,“他们刚刚为什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