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容易可破。俟擒住柳望怀等,解京那时,将此书献出,当殿质证,方除得奸恶。”李梦雄二人大喜道:“千岁此计甚妙,当速施行之。”英国公道:“还有一件,假书固容易,假监是实难。这个人必须白皙无须,利口悬河,又要扮二小监跟随的方为合式。柳望怀等,见有随从,方信是刘瑾心腹,加礼款待,方好偷画地图。”李梦雄、刘宇瑞道:“无二人净白无须,可以去得。”英国公笑道:“尔二位去不得。李将军乃武将,非舌辩之士。刘公子是胆怯书生,若要去,只好扮作随从小监。至于太监须别选一个能人方妥。”
三人正在商议,忽见门官报道:“山东大同关文姑父,着中军官李通前来候见。”英国公喜对李梦雄二人道:“李通前来,吾计成矣。”令守门官领令退去。李梦雄问道:“李通何人,千岁如此欢喜?”英国公道:“李通胆量口才,二者俱有,可谓智勇双全。待相逢便知其能。”正言间,李通已进。刘宇瑞、李梦雄立起身来一看,李通生得身高八尺有余,白面无须,膀阔腰细,年甫二旬余。李通上前拜见,英国公道:“将军一路到此,只行常礼。”因指李梦雄、刘宇瑞,对李通道:“将军可认得此二人否?”李梦雄二人,忙向前作揖。李通答礼毕,问:“二位是谁,小将实不认得。”英国公道:“此位乃吏部天官刘文俊之子刘宇瑞,此位系救驾武状元李梦雄。”李通闻言,重新见礼道:“久仰、久仰。”李梦雄道:“小弟闻得仁兄文武全才,幸得拜见,三生有幸。”李通道:“弟碌碌无闻,怎及吾兄同州救驾,名闻天下!”李梦雄道:“此乃圣天子洪福,非弟之能。”英国公道:“二位俱少年豪杰,实国家有福。待本藩备一小酌,与三位一叙。”三人一齐拜谢。
须臾间筵席已上,四人入席同饮。李通道:“镇主因前日刘瑾假金牌谋害,特令小将前来察命定夺。”即取出书呈上。英国公问道:“什么金牌?”李通便把文贵毁书得罪刘瑾,假造金牌宣召,及自己盗取家眷禀明。”特请千岁,可将金牌解京否?”英国公闻说,忙将书折开看过,大惊道:“不意劣奴如此作恶,非将军能干,小婿已作泉下之鬼。但目今朝廷溺爱,金牌解京,天子亦不准信。且留在大同关,俟有用日解京。本藩有一事与你相商。”李通道:“千岁有何钧命?”张茂先将:“李梦雄获着三界山私信,要奏天子。将军以为若何?”李通道:“小将有何能识,焉敢乱言。”英国公道:“本藩已有计策,试问将军意见同否?”李通沉吟一会道:“此书虽奏,朝廷必不听从,反使刘瑾提防。”英国公笑道:“本藩之意,与你相同。本藩有一事,要烦将军去做,未知将军肯去否?”李通道:“千岁有事差遣,末将无不效力。”英国公把假小监偷画地图言明。李通道:“千岁妙算无遗,又可除国家大患。”英国公道:“欲假小监,非将军不可当此重任。”李通曰:“但恐镇主悬望。”英国公道:“小婿吾自寄书知会,并教他调兵俟候。”语罢即写一书,说明李通往三界山画图。可速调人马,诈称出巡,瞒过刘瑾,以便征剿。写完,着一名心腹家将,飞赶山东大同关去。众人酒至半酣,李梦雄与李通相投,两下结为生死之交。李通年长为兄。就在英公府内安歇。
次日英国公就令人仿刘瑾笔迹,写起回书。书内称:“帅印未得到手,且按住人马。倘一开动,恐张茂知觉,不便行事,特差族弟刘通前去知会”等语。又力求太监衣服,过了数日,衣物齐全,藏入包裹,三人扮作客商,起身上马。
沿途三人,同行同宿,十分情投。不止一日,将到三界山前,伏路喽罗上前问道:“三位客官,要往哪里去?”李通道:“快报你头领知道,说咱从京城前来,有话面见。”喽罗道:“小的即使通报。”直奔到聚义厅道:“启上大王,山下来了一位太监,两名随从。说是从京城下来,有话面见。”万飞龙道:“屡次只差家丁前来,今番却差太监,未知何故?”吴仁中道:“刘公公必因未知山寨强弱,特差心腹前来探视,我等当尽心礼待,他回去自然在刘公公面前竭力褒奖。”柳望怀道:“但有一件,为何下书头目陆金,至今不回?必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