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对的放矢委屈将军 隔车打油便宜和尚(3 / 4)

大清三杰 侠义小说 7235 字 1个月前

“翼王既已得了太平,我又思得一计,可以稳破南京了。”

石达开忙问计将安出。钱江即与石达开咬着耳朵,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说了几句。

石达开会意,立即回转太平府衙下了一道命令道:“有人密报,据称本城各寺的和尚,暗有谋为不轨情事,按照军法,尽该问斩。现因本军初到此地,自应法外施仁,三日之内,各寺的和尚全部离城。倘有逾限不去者,准予兵士格杀勿论。”那些和尚,一见此令,谁人不要性命,大家便不约而同的,齐向南京逃去。石达开既见和尚中计,又命手下兵士,假扮和尚模样杂在逃难的和尚里头,一齐混进南京。

可巧那个陆制台,平时最重和尚,闻说太平失守,所有和尚逃难来此,即令守城官吏,开城纳入。那班守城官吏,正在心惊胆战之中,瞧见那些和尚,个个肩挑背驮,连人带物,如潮般的一拥而入,那里还有工夫,再去检查真伪。只等大众走完,马上关闭城门,免吃西洋炮弹。

石军既入南京城内,马上放起信炮,先向四城放火,然后杀开城门,前去接应石军。石达开算定时间,此时刚刚杀到城下。钱江那儿,也已得了石达开的飞报,便同天王统率大军杀至。林彩新所统的水军,也已上岸助战。南京城内的官府,只有都统富明阿,还算来得,他就约同众官,去与洪军抵敌一阵。正在不能支持之际,忽见城里的一班和尚,都是洪军奸细,料知此城难保。一脚奔到制台的衙门,所以见着陆建瀛的时候,便说和尚都是奸细。陆建瀛同了众官,随着向荣逃到丹阳的时候。正是那些假装和尚的石军,接应大队洪军,杀入南京的时候。可怜当时遭难的人民,尽忠的官绅,一时也难数计。最为人所可惜的是,前任浙江乐清协副将汤贻汾,字雨生的一位绅士,殉难之时,年已八十有二。还有将军祥厚、藩司祁宿藻、候补道桂明、康尔笏,候补知府方大元、上元县知县刘同缨、典史何方德、巡检韦蓉、学正徐光学等人。

南京城破之日,正是太平天国三年三月,就是咸丰三年。

洪军入城的当日,北王韦昌辉,杀人最多,而功最大。钱江一时不及制止,生怕韦昌辉,误杀石军假扮的和尚。忙又下令,凡是和尚,不得杀戳。所以南京失守的时候,民间有句口号,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和尚会打卦。当时那班真正的和尚,因赖石军冒充他们,难以分辨,总算万分便宜,一个没有遭殃,可是所有的尼姑,却比其他人民,受害更凶。

原来那时的洪军,不下百万。一破南京,正是兴高彩烈之际,忽见军师传下令来,不准杀戮和尚。大家虽然不知底细,但是见着和尚,只好留手,起初的百姓,大家瞧见洪军不杀和尚,很是奇怪。后见非但不杀和尚,连那同着和尚逃难的老百姓,也可由那和尚代为求饶,得保生命,于是聪明一点的人物,便把各人的头发,统统剃去,也作和尚。洪军见着这些新剃头的和尚,虽也有些疑心,但因军师的将令之中,并未分出新旧字样,只好一概免杀。嗣见各处的和尚,越来越多,心里也觉有些气忿。所以一见尼姑,他们即不客气。当时民间也有一句口号,叫做天不爱,地不爱,只爱尼姑把花戴。这些洪军,这样的大闹几天,天王允了钱江之奏,方始出示封刀安民。

又将两江总督衙门,改做天王府第,状元刘继盛,首先奏上一本贺章,内中的警句是:剧战三年,甫定偏安之局,戡平半壁,应成正统之基。天王见了大喜,即升刘继盛为尚书,仍兼秘书总监。靖国王军师钱江,实授大司马领尚书事。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均假节钺得专征伐。又因宣娇克复镇江之事,知道女才不能轻弃,传旨试立女官,任洪宣娇、萧三娘二人为女官正副总监。又以南京作为国都,国号太平天国。即以天生太平天国四字的宝石,做了御玺。又发官币五十万两,赈济受灾人民。三年之内,一概免纳钱粮。于是国内大悦,附近州县,都来宾服。

大致既定。北王韦昌辉,首先上本,恭请天王就此登基,改称天皇,天王允奏,即称太平天国龙飞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