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胡林翼修书悲将佐 曾国藩洗脚戏门人(3 / 4)

大清三杰 侠义小说 6933 字 1个月前

曾国藩想到此地,忽然被他想到一人,便命文案委员,札饬驻扎万安县的那个礼前营营官、候选同知王鑫,速率本营去到南昌,听候王抚台调遣。

札子去了未久,就接王鑫的禀复,说是贼营驻札万安,先后五阅月来,贼兵不敢相犯。以致地方安谧,商贾不绝于途,厘金税收有着。且万安地处重要,不可一日无兵,可否免调到省,仍留原防,以免敌人窜入等语。末后又声明的是:久履行间,不得静养,并请于军务稍闲之际,准予长假云云。

曾国藩阅毕,一面另调礼后营营官梅德福往助南昌。一面即批王鑫的禀上道:据禀已悉。札调之后,旋有札止之,想日内早经奉到。该县不可一日无兵,自属实在情形。现在既不调防,仍驻原地。无事之际,仍应认真操练,并须讲求分合之法。千变万化,行伍不乱,乃可以少胜多,以静制动。该丞纪律素明,颇近程不识之刁斗,而士卒乐为尽力,亦有古人遗意。惟以久履行间,不得静养为虑,则尚有所未达。须知千军万马,食鼓喧聒之中,未始非宁静致远,精思神通之地。昔诸葛武侯暨王文成之气象,至今宛然在人心内。彼辈何尝以劳乏自泪其神哉?此间往援南昌之湘勇,全扎永利门外,因便附及。此批。曾国藩连日在他大营,亲自批札各处公文,颇形忙碌;兼之满身癣疥,忽又大发。

有一天的下午,稍觉公事消闲一点,正在签押房内洗脚的当口,忽见一个戈什哈入报,说是李鸿章李大人禀见。曾国藩听了一喜道:“他来了么?”

说着,即吩咐戈什哈道:“请在花厅相见。”

戈什哈正待回出,曾国藩忽又想着一件事情,忙止住戈什哈道:“你就把李大人请来此地吧。”

戈什哈听说,脸上似乎一呆,心里踌躇道:“我们大帅在此洗脚,怎么好将外客请到这里。”

曾国藩已知戈什哈之意,便笑着对他说道:“李大人是我门生。师生之间,还有甚么避讳。你只去把李大人请来便了。“戈什哈只好去请。

原来这位李鸿章,号叫少荃。合肥人氏,原籍江西湖口。其父文安公,官刑部郎中。本由许姓归宗,娶李姓女为室。俗传后来李鸿章大拜时,清慈禧太后,因见李鸿章之太夫人为李李氏,即提御笔将第二个李字,添上一笔,成为季氏。此说毫不可靠。因为文安公未曾归宗时候,本是姓许。以许娶李,原无问题。既归宗后,虽没更改之法,但是慈禧太后,何致管及此事。后来李鸿章之侄李经迈刻了一块私章,叫作叔重后人,可以证明是由许姓归宗的。文安公生四子,李鸿章行二,号叫少荃。长兄翰章,号叫小荃。三弟鹤章,号叫幼荃。四弟焕章号叫季荃。都有才干。尤以李鸿章为出类拔萃的人物。进学时候的名字,叫做章铜。及赴乡试,因见名字不甚雅驯,方改今名。嗣于道光二十七年成进士,入词林,寄居贤良寺。

那时曾国藩方任礼部侍郎,正在讲那理学。京师人士,不分满汉,咸重其人。李鸿章即以师事之。曾国藩每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是相辅之器。后来李鸿章外放福建延郡道台,还只三十多岁。丁艰回籍,即与同乡刘铭传、程学启二人为密友。尝戏谓二人道:“君等出任,可至督抚提镇。”二人还问,微笑不答。因他已经自居外交人材了。

没有几时,程学启出外游学,因充曾国藩的文案委员,李鸿章却不知道。他也曾经一度为皖抚吕贤基的幕府。因为每上条陈,不为所用,只得怅怅而归。大清三杰·432·及闻曾国藩导湘团出境,先驻瑞州,继移祁门。便暗自打算道:现在军兴之际,只有军营之中,升迁较快。他是我的老师。而且上自朝廷,下至督抚,谁不尊他是位理学儒宗。

我何不就往投军,难道他好推却我这门生不成。

李鸿章想到此,立即束装,去到都门大营,谒见他的老师。

名帖递入,瞧见一个戈什哈,进去了好久好久,方来将他引导进去。他便一面跟着在走,一面暗在转念道:我们这位老师,未免太搭架子,怎么不在花厅请见,居然将我引入